18-25岁女性颈部形态分析与女装立领结构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创新点 | 第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研究路线 | 第14-16页 |
2 人体测量方法 | 第16-19页 |
2.1 人体基本测量方法 | 第16-19页 |
2.1.1 传统测量方法 | 第16页 |
2.1.2 三维测量方法 | 第16-19页 |
3 人体测量实验 | 第19-25页 |
3.1 人体颈部形态 | 第19页 |
3.2 人体颈部测量实验 | 第19-24页 |
3.2.1 测量地点 | 第19页 |
3.2.2 测量条件 | 第19-20页 |
3.2.3 测量仪器 | 第20页 |
3.2.4 测量项目 | 第20-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40页 |
4.1 实验数据预处理 | 第25-35页 |
4.1.1 实验数据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4.1.2 颈部特征部位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第26-35页 |
4.2 颈部特征部位样本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4.3 颈部特征部位样本数据的因子分析 | 第36-38页 |
4.4 颈部特征部位样本数据的线性分析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颈部形态分类与立领结构形成 | 第40-48页 |
5.1 颈部特征因子分类 | 第40-42页 |
5.1.1 颈中围分类 | 第40页 |
5.1.2 后颈长分类 | 第40-41页 |
5.1.3 颈中围分类与后颈长分类的交叉制表 | 第41-42页 |
5.2 颈部形态的特征部位参数 | 第42-43页 |
5.3 颈部立体形态绘制与立领结构形成 | 第43-46页 |
5.3.1 颈部立体形态绘制 | 第43-44页 |
5.3.2 立领结构模拟 | 第44页 |
5.3.3 立领结构形成 | 第44-46页 |
5.3.4 立领样衣制作 | 第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6 立领及服装设计 | 第48-54页 |
6.1 立领设计(一) | 第48-49页 |
6.2 立领设计(二) | 第49-50页 |
6.3 创意女装立领系列设计 | 第50-54页 |
6.3.1 立领与成衣设计 | 第50-51页 |
6.3.2 设计说明 | 第51页 |
6.3.3 立领服装设计效果图 | 第51-52页 |
6.3.4 成衣制作与展示 | 第52-5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7.1 结论 | 第54-55页 |
7.2 展望 | 第55-57页 |
7.2.1 局限性 | 第55页 |
7.2.2 后续研究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