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SC2对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响应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5页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第12-16页
        1.1.1 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第13-15页
            1.1.1.1 植物中的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第13-14页
            1.1.1.2 植物摄取的营养供应第14页
            1.1.1.3 植物生长调节剂第14页
            1.1.1.4 产生铁载体第14-15页
            1.1.1.5 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第15页
            1.1.1.6 产生酶第15页
        1.1.2 PGPR用作生物肥料第15-16页
    1.2 根系分泌物第16-19页
        1.2.1 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信号第17-18页
        1.2.2 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第18-19页
    1.3 多粘类芽孢杆菌第19-20页
        1.3.1 多粘类芽孢杆菌SC第19-20页
    1.4 细菌定殖和趋化性第20-21页
        1.4.1 细菌定殖第20页
        1.4.2 细菌趋化性第20-21页
    1.5 转录组测序第21-23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3页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1.7.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7.2 技术路线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3页
    2.1 材料第25-27页
        2.1.1 辣椒第25页
        2.1.2 供试菌株第25页
        2.1.3 培养基第25页
        2.1.4 生化试剂及仪器第25-26页
        2.1.5 引物第26-27页
    2.2 方法第27-33页
        2.2.1 辣椒种子的消毒与培养第27页
        2.2.2 辣椒植株根系分泌物的收集第27页
        2.2.3 辣椒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分析第27-28页
            2.3.3.1 样本前处理第27-28页
            2.3.3.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第28页
        2.2.4 SC2对辣椒根系分泌物及其中单一成分趋化性的定性分析第28页
        2.2.5 能够为SC2提供碳源和氮源的物质分析第28-29页
        2.2.6 多粘类芽孢杆菌SC2应答辣椒根系分泌物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第29-31页
            2.2.6.1 多粘类芽孢杆菌SC2响应辣椒根系分泌物的时间选择第29页
            2.2.6.2 多粘类芽孢杆菌SC2应答辣椒根系分泌物的转录组分析第29页
            2.2.6.3 总RNA提取第29-30页
            2.2.6.4 SC2总RNA质量分析第30-31页
            2.2.6.5 文库制备和IlluminaHiSeq4000测序第31页
            2.2.6.6 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富集第31页
        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1-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53页
    3.1 辣椒幼苗的培养第33页
    3.2 辣椒根系分泌物成分第33-36页
    3.3 多粘类芽孢杆菌SC2对辣椒根系分泌物的趋化性第36-40页
        3.3.1 SC2对辣椒根系分泌物总成分趋化性检测结果第36-37页
        3.3.2 SC2对单一组分趋化性检测结果第37-40页
    3.4 多粘类芽孢杆菌SC2对辣椒根系分泌物以及单一成分的利用分析第40-42页
        3.4.1 SC2对根系分泌物的利用情况第40页
        3.4.2 能够为SC2提供碳源和氮源的物质分析第40-42页
            3.4.2.1 能够为SC2提供碳源的物质检测结果第41页
            3.4.2.2 能够为SC2提供氮源的物质检测结果第41-42页
    3.5 SC2响应辣椒根系分泌物的时间选择第42-43页
    3.6 多粘类芽孢杆菌SC2应答辣椒根系分泌物的转录组分析第43-52页
        3.6.1 SC2总RNA质量分析第43-44页
            3.6.1.1 样品检测第43页
            3.6.1.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43-44页
            3.6.1.3 菌种鉴定检测第44页
        3.6.2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第44-45页
        3.6.3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第45-46页
        3.6.4 转录组整体质量评估第46-47页
        3.6.5 基因表达分析第47-52页
    3.7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RNA-Seq的结果第52-53页
4 讨论第53-59页
5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动杆菌P13菌株的分离及缓解黄瓜连作障碍的应用
下一篇:熏蒸剂与生物有机肥协同防治苦瓜枯萎病及对土壤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