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 第14-19页 |
1.2.1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状 | 第14-15页 |
1.2.2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 | 第15-19页 |
1.3 湖泊环境、水质、营养物基准和标准 | 第19-22页 |
1.3.1 环境基准与标准 | 第19页 |
1.3.2 水质与营养物基准和标准 | 第19-20页 |
1.3.3 营养物基准与标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 第23-25页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湖泊中磷的存在状态及转化方式 | 第25-31页 |
2.1 磷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 第25-26页 |
2.1.1 湖泊水体中磷的来源 | 第25页 |
2.1.2 磷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 第25-26页 |
2.2 湖泊中磷的存在状态 | 第26-27页 |
2.2.1 水体中磷的存在状态 | 第26-27页 |
2.2.2 沉积物中磷的存在状态 | 第27页 |
2.3 磷的循环 | 第27-30页 |
2.3.1 自然界中磷的循环 | 第28页 |
2.3.2 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 | 第28-29页 |
2.3.3 水生生态系统中磷的循环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湖泊营养物基准制定方法研究 | 第31-44页 |
3.1 湖泊营养物基准指标候选变量的选取 | 第31-37页 |
3.1.1 营养物指标 | 第31-32页 |
3.1.2 生物学指标 | 第32-35页 |
3.1.3 其他指标 | 第35-37页 |
3.2 湖泊营养物基准参照状态的确定方法 | 第37-42页 |
3.2.1 统计学法(Statistics Approach) | 第37-40页 |
3.2.2 古湖沼学重建法(Paleolimnology Reconstruction Method) | 第40-41页 |
3.2.3 模型推断法(Model Extrapolation) | 第41页 |
3.2.4 历史数据和专家评价法 | 第41-42页 |
3.3 湖泊营养物基准值的确定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滇池草海富营养化水平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评价 | 第44-58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4-48页 |
4.1.1 自然概况 | 第44-46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6-47页 |
4.1.3 土地利用概况 | 第47页 |
4.1.4 水生态系统特征 | 第47-48页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48-49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49页 |
4.2.3 水质参数指标的测试方法 | 第49-50页 |
4.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0-51页 |
4.3 滇池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 第51-57页 |
4.3.1 滇池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52-53页 |
4.3.2 滇池草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 | 第53-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滇池草海富营养化磷基准和控制标准研究 | 第58-74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58-70页 |
5.1.1 数据来源 | 第58页 |
5.1.2 滇池草海水体功能分级及其特性 | 第58-59页 |
5.1.3 滇池草海营养物基准候选变量的确定 | 第59-60页 |
5.1.4 滇池草海营养物基准候选变量之间的关系 | 第60-69页 |
5.1.5 滇池草海营养物基准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9-70页 |
5.2 滇池草海营养物基准参照状态的建立 | 第70-72页 |
5.2.1 参照湖泊法建立滇池草海营养物参照状态 | 第70页 |
5.2.2 湖泊群体分布法建立滇池草海营养物参照状态 | 第70-71页 |
5.2.3 模型预测法建立滇池草海营养物参照状态 | 第71页 |
5.2.4 三种方法确定滇池草海营养物参照状态比较分析 | 第71-72页 |
5.3 滇池草海总磷基准和控制标准的确定 | 第72-73页 |
5.3.1 滇池草海总磷基准值的确定 | 第72页 |
5.3.2 滇池草海总磷控制标准值的确定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