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土壤抗侵蚀能力 | 第14-18页 |
1.2.2 侵蚀产沙的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2.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3-24页 |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4-25页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29页 |
第三章 玉米季坡耕地土壤抗蚀性变化特征 | 第29-48页 |
3.1 土壤抗蚀性指标分析 | 第29-42页 |
3.1.1 土壤稳定性指标 | 第29-39页 |
3.1.2 土壤分散性指标 | 第39-42页 |
3.2 土壤抗蚀性变化特征 | 第42-43页 |
3.3 土壤抗蚀性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3.3.1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2 玉米根系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 第45页 |
3.4 讨论 | 第45-47页 |
3.5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玉米季坡耕地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 第48-62页 |
4.1 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 第48-55页 |
4.1.1 冲刷过程中含沙量动态变化特征 | 第48-51页 |
4.1.2 冲刷过程中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特征 | 第51-52页 |
4.1.3 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 第52-55页 |
4.2 土壤抗冲性增强效应 | 第55-57页 |
4.3 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 | 第57-60页 |
4.3.1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2 玉米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4.4 讨论 | 第60-61页 |
4.4.1 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 第60-61页 |
4.4.2 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 | 第61页 |
4.5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玉米季坡耕地土壤抗剪强度变化特征 | 第62-70页 |
5.1 土壤抗剪强度变化特征 | 第62-64页 |
5.2 土壤抗剪强度增强效应 | 第64-66页 |
5.3 土壤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 第66-68页 |
5.3.1 土壤理化性质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2 玉米根系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67-68页 |
5.4 讨论 | 第68-69页 |
5.4.1 土壤抗剪强度变化特征 | 第68页 |
5.4.2 土壤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 第68-69页 |
5.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玉米季坡耕地自然降雨及其侵蚀产沙特征 | 第70-88页 |
6.1 自然降雨特征 | 第70-72页 |
6.2 坡面产流特征 | 第72-73页 |
6.3 坡面产沙特征 | 第73-74页 |
6.4 坡面产沙与产流关系 | 第74-75页 |
6.5 降雨、玉米与土壤抗侵蚀能力对侵蚀产沙的交互作用 | 第75-84页 |
6.5.1 降雨、玉米对产流的交互作用 | 第75-80页 |
6.5.2 降雨、玉米与土壤抗侵蚀能力对产沙的交互作用 | 第80-84页 |
6.6 讨论 | 第84-86页 |
6.6.1 自然降雨特征 | 第84页 |
6.6.2 坡面产流特征 | 第84-85页 |
6.6.3 坡面产沙特征 | 第85页 |
6.6.4 坡面产沙与产流 | 第85-86页 |
6.7 小结 | 第86-88页 |
第七章 全文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7.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