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仿竹结构薄壁管的耐撞性设计和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薄壁吸能管的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薄壁管吸能原理第12页
        1.2.2 碰撞吸能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1.2.3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4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结构仿生学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1 结构仿生学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竹材及其仿生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课题来源和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1 课题来源第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3页
第二章 竹材力学及吸能特性研究第23-41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竹材拉伸试验第23-28页
        2.2.1 竹材试样采集第23-24页
        2.2.2 小应变率拉伸试验第24-26页
        2.2.3 中应变率拉伸试验第26-28页
    2.3 准静态压缩试验第28-32页
        2.3.1 试验过程第28-29页
        2.3.2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2.4 落锤试验第32-39页
        2.4.1 试验过程第32-33页
        2.4.2 结果与分析第33-38页
        2.4.3 竹材吸能机制第38页
        2.4.4 竹材吸能的特征结构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基于竹结构的吸能管仿生设计第41-51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竹子与薄壁管相似性第41-42页
        3.2.1 结构相似性分析第41页
        3.2.2 载荷相似性分析第41-42页
        3.2.3 功能相似性分析第42页
    3.3 竹材结构分析第42-46页
    3.4 薄壁结构的仿生设计第46-48页
        3.4.1 仿生节设计第46页
        3.4.2 仿生单元设计第46-47页
        3.4.3 仿生内管设计第47-48页
    3.5 不同仿生单元的仿生管第48-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仿生吸能管轴向吸能特性仿真分析第51-65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仿生管吸能特性仿真分析第51-55页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1-53页
        4.2.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4.3 仿生管与圆锥管和晶胞锥管的对比分析第55-64页
        4.3.1 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第55-56页
        4.3.2 锥管和圆管的耐撞性比较第56-63页
        4.3.3 仿真对比分析第63-64页
    4.4 本章总结第64-65页
第五章 仿生吸能管的径向承载和吸能特性第65-77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仿生吸能结构径向吸能特性分析第65-69页
        5.2.1 径向碰撞仿真结果第65-66页
        5.2.2 径向碰撞仿真分析第66-68页
        5.2.3 模型径向抗弯计算第68-69页
    5.3 仿生管优化设计第69-75页
        5.3.1 DOE 分析第69-71页
        5.3.2 响应面法求最优解第71-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主要结论第77-78页
    6.2 研究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和获奖情况第87-89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容重的玉米水分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
下一篇:荞麦酚类化合物抗氧化和抗增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