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光伏并网基本理论 | 第13-25页 |
2.1 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的影响 | 第13-14页 |
2.1.1 波动性 | 第13页 |
2.1.2 谐波含量 | 第13页 |
2.1.3 孤岛现象 | 第13-14页 |
2.2 光伏并网标准 | 第14-15页 |
2.3 系统主要结构 | 第15-17页 |
2.4 光伏电池简介 | 第17-19页 |
2.4.1 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 | 第17-18页 |
2.4.2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 | 第18-19页 |
2.5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 | 第19-24页 |
2.5.1 恒定电压法 | 第20页 |
2.5.2 电导增量法 | 第20页 |
2.5.3 扰动观测法 | 第20-24页 |
2.6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光伏并网控制技术 | 第25-40页 |
3.1 光伏逆变器简介 | 第25页 |
3.2 SVPWM与SPWM | 第25-27页 |
3.3 滤波器 | 第27-30页 |
3.3.1 滤波器分类 | 第27页 |
3.3.2 滤波器的设计 | 第27-30页 |
3.4 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30-36页 |
3.4.1 电流内环参数设计 | 第31-35页 |
3.4.2 电压外环参数设计 | 第35-36页 |
3.5 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及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5.1 仿真模型与仿真参数 | 第37-38页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3.6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光伏接入微网的控制 | 第40-66页 |
4.1 组网DG的控制 | 第40页 |
4.2 单台下垂控制方式 | 第40-46页 |
4.2.1 仿真分析 | 第40-44页 |
4.2.2 RT-LAB实时仿真平台分析 | 第44-46页 |
4.3 微网对等控制 | 第46-55页 |
4.3.1 对等控制原理 | 第47-48页 |
4.3.2 对等网络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4.3.3 无功均流分析 | 第51-55页 |
4.4 微网系统综合控制 | 第55-65页 |
4.4.1 调频特性 | 第55-56页 |
4.4.2 系统结构及控制模型搭建 | 第56-58页 |
4.4.3 孤岛运行仿真 | 第58-60页 |
4.4.4 并网运行控制模式及模式切换 | 第60-61页 |
4.4.5 运行方式转换及并网运行仿真 | 第61-65页 |
4.5 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基于DSP的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66-77页 |
5.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66-69页 |
5.1.1 芯片的选择 | 第66-67页 |
5.1.2 外围电路 | 第67-69页 |
5.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9-76页 |
5.2.1 系统主程序 | 第69-72页 |
5.2.2 数字SVPWM信号发生子程序 | 第72-74页 |
5.2.3 最大功率点跟踪子程序 | 第74页 |
5.2.4 并网控制子程序 | 第74-76页 |
5.2.5 A/D采样算法子程序 | 第76页 |
5.3 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