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长春市伊通河水系污染来源分析 | 第11页 |
1.2 长春市伊通河污水主管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1.2.1 长春市伊通河污水主管道的现状 | 第11页 |
1.2.2 长春市伊通河污水主管道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3-15页 |
1.3.1 改善既有的合流制排水体制 | 第13页 |
1.3.2 改善伊通河水质污染及景观蓄水倒灌问题 | 第13页 |
1.3.3 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 第13页 |
1.3.4 引入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 第13-14页 |
1.3.5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6 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第2章 方案论证 | 第15-30页 |
2.1 排水体制论证和确定 | 第15-16页 |
2.1.1 合流制排水系统 | 第15页 |
2.1.2 分流制排水系统 | 第15-16页 |
2.1.3 排水体制的确定 | 第16页 |
2.2 排水系统布局和方案设计原则 | 第16-17页 |
2.3 排放污水水量情况计算 | 第17-18页 |
2.3.1 预测污水量计算 | 第17-18页 |
2.3.2 伊通河排水体系污水量调查和分析 | 第18页 |
2.4 污水管线线位方案比选 | 第18-22页 |
2.5 施工工艺比选 | 第22-27页 |
2.5.1 开挖施工 | 第22页 |
2.5.2 非开挖施工 | 第22-24页 |
2.5.3 顶管的分类 | 第24-26页 |
2.5.3.1 人工开挖式顶管 | 第24-25页 |
2.5.3.2 泥水平衡式顶管 | 第25-26页 |
2.5.3.3 土压平衡式顶管 | 第26页 |
2.5.4 确定本工程顶管方式 | 第26-27页 |
2.6 管材比选 | 第27-30页 |
2.6.1 钢筋混凝土管 | 第27-28页 |
2.6.2 玻璃钢夹砂管 | 第28页 |
2.6.3 钢管 | 第28-29页 |
2.6.4 确定本工程选用管材 | 第29-30页 |
第3章 管道平面、高程及附属构筑物设计 | 第30-39页 |
3.1 设计原则 | 第30页 |
3.2 平面设计 | 第30-33页 |
3.2.1 东岸线位 | 第30-31页 |
3.2.2 西岸线位 | 第31-33页 |
3.3 纵断高程设计 | 第33-34页 |
3.3.1 东岸纵断设计 | 第33页 |
3.3.2 西岸纵断设计 | 第33-34页 |
3.4 附属构筑物设计 | 第34-39页 |
第4章 机械顶管设计 | 第39-46页 |
4.1 机械顶管设计 | 第39-41页 |
4.1.1 顶管工作井设置 | 第39页 |
4.1.2 工作井规格、作用、顶管方向及施工保护措施 | 第39-41页 |
4.2 顶管顶力估算 | 第41-42页 |
4.2.1 顶力估算的经验公式 | 第41-42页 |
4.2.2 顶管顶力估算结果 | 第42页 |
4.3 后背墙结构及抗力计算 | 第42-44页 |
4.3.1 后背墙结构 | 第42-43页 |
4.3.2 后背墙的抗力计算 | 第43-44页 |
4.4 顶管承压壁后靠土体的稳定验算 | 第44-45页 |
4.5 防水构造设计 | 第45-46页 |
第5章 工程投资估算及环境效益分析 | 第46-50页 |
5.1 工程投资估算 | 第46-49页 |
5.2 环境效益分析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图 | 第56-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