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中国基层民主实践中的村民自治研究--一项关于金昌市双湾镇的个案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框架及逻辑思路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5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5.1 加强和完善中国村民自治的实践意义第12页
        1.5.2 对推进村民自治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第二章 中国村民自治实践的基本情况第14-18页
    2.1 村民自治的萌芽和产生阶段(1978—1982)第14-15页
    2.2 村民自治的确立和普及阶段(1982—1988)第15页
    2.3 村民自治的定型和实施阶段(1988—1998)第15-16页
    2.4 村民自治的发展和完善阶段(1998年至今)第16-18页
第三章 双湾镇村民自治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特点第18-26页
    3.1 双湾镇基本情况简介第18-19页
    3.2 双湾镇村民自治的主要做法第19-23页
        3.2.1 村党支部委员会: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第20-21页
        3.2.2 村社区工作委员会:政府服务职能的延伸第21页
        3.2.3 村民委员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第21-22页
        3.2.4 村务监督委员会:财务、政务的监督者第22-23页
        3.2.5 双湾镇村委会选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第23页
    3.3 双湾镇村民自治的主要特点第23-26页
第四章 双湾镇村民自治实践的不足、原因分析和意见建议第26-32页
    4.1 双湾镇村民自治实践的不足第26-29页
        4.1.1 村民对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存在冷漠现象,认识不足第26页
        4.1.2 部分村组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魄力,无为而治第26-27页
        4.1.3 村组干部办事不公道、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第27页
        4.1.4 “三委一会”班子权力结构不平衡,村监会作用发挥乏力第27页
        4.1.5 村集体资产薄弱,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第27-28页
        4.1.6 村级组织工作人员工作日益繁重、但待遇很低第28页
        4.1.7 村民思想意识显著提高,农村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开展第28-29页
    4.2 双湾镇村民自治实践受制约的原因分析第29-32页
        4.2.1 经济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第29页
        4.2.2 村组因素——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第29页
        4.2.3 制度因素——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制度的缺失第29-30页
        4.2.4 思想因素——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守旧思想第30页
        4.2.5 文化因素——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的滞后第30-31页
        4.2.6 自身因素——农民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亟待提高第31-32页
第五章 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的意见建议第32-38页
    5.1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的意见建议第32-35页
        5.1.1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第32页
        5.1.2 配强领导班子,优化权力结构第32页
        5.1.3 加强法制观念,落实两务公开第32-33页
        5.1.4 重视传统文化,拓宽信息渠道第33页
        5.1.5 加强舆论引导,培育新型农民第33-34页
        5.1.6 注重惩防并举,真正为民办事第34页
        5.1.7 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改革第34页
        5.1.8 加大培训教育,打造现代农民第34页
        5.1.9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第34-35页
        5.1.10 提前调查摸底,搞好调查研究第35页
        5.1.11 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进行选举第35页
        5.1.12 配强村监班子,发挥村监作用第35页
    5.2 村民自治新模式架构设想第35-38页
        5.2.1 自我管理方面:土地入股、公司化管理第35-36页
        5.2.2 自我教育方面:文化引领,高素质教育第36-37页
        5.2.3 自我服务方面:权责明确,合作化服务第37-38页
第六章 结语第38-40页
    6.1 主要结论第38-39页
    6.2 研究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多宝与王老吉包装装潢权案分析
下一篇:哲合忍耶导师马元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