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培养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判断力的必要性 | 第14-24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内涵 | 第14-16页 |
二、道德判断力的定义 | 第16页 |
三、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判断力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判断力培养的必要性 | 第18-24页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9-20页 |
二、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20-21页 |
三、提高道德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 第21-22页 |
四、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必然选择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判断力培养现状 | 第24-40页 |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判断力的积极方面 | 第24-27页 |
一、追求权益平等,自我维权意识增强 | 第24-26页 |
二、职业期望值高,培训和学习意识更强 | 第26页 |
三、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判断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一、精神家园缺失,政治参与意识冷漠 | 第28-30页 |
二、心理承受能力差 | 第30-31页 |
三、缺乏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偏离主流的道德观 | 第31-32页 |
四、自律性相对较差,部分道德行为失范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判断力的因素 | 第33-40页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 第34页 |
二、制度不健全,基本权益缺乏保障 | 第34-36页 |
三、学校、家庭的道德教育缺失 | 第36-37页 |
四、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培养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判断力的途径 | 第40-52页 |
第一节 政府方面: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消除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判断力的制度障碍 | 第40-42页 |
第二节 社会方面: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发挥社会合力,为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判断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 第42-47页 |
第三节 企业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为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判断力构造和谐健康的企业人文环境 | 第47-49页 |
第四节 自身方面:注重自我发展和完善,自觉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 第49-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