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一种适合无线Mesh网络非对称链路的路由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无线 Mesh 网络概述第8-9页
    1.2 研究背景第9-10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0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0-12页
第二章 无线 Mesh 网络第12-22页
    2.1 无线 Mesh 网的组成结构第12-14页
        2.1.1 无线 Mesh 网的节点类型第12-13页
        2.1.2 无线 Mesh 网的组织架构第13-14页
    2.2 无线 Mesh 网的特点、关键技术及应用第14-18页
        2.2.1 无线 Mesh 网的主要特点第14-16页
        2.2.2 无线 Mesh 网关键技术第16-17页
        2.2.3 无线 Mesh 网的应用第17-18页
    2.3 无线 Mesh 网络的部署第18-20页
        2.3.1 单 Radio 部署第18-19页
        2.3.2 双 Radio 部署第19-20页
        2.3.3 地铁部署第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三章 无线 Mesh 网络路由技术及非对称链路第22-30页
    3.1 先验式路由协议第22-23页
    3.2 反应式路由协议第23-25页
        3.2.1 DSR 协议第23-24页
        3.2.2 AODV 协议第24-25页
    3.3 影响无线 Mesh 网路由选择的因素第25-26页
    3.4 设计无线 Mesh 网络路由协议应注意的问题第26-27页
    3.5 无线 Mesh 网非对称路由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27-28页
        3.5.1 什么是非对称链路第27页
        3.5.2 非对称路由研究的背景第27-28页
        3.5.3 研究非对称路由的意义第28页
    3.6 本章总结第28-30页
第四章 无线 Mesh 网络非对称链路的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第30-42页
    4.1 非对称链路产生的原因第30-32页
        4.1.1 单向链路问题第30-31页
        4.1.2 隐藏终端问题第31-32页
        4.1.3 暴露终端问题第32页
        4.1.4 外界环境的影响第32页
        4.1.5 节点移动或者停止工作第32页
    4.2 几种常见的非对称链路解决策略第32-38页
        4.2.1 Hello 包策略第32-33页
        4.2.2 功率控制策略第33-34页
        4.2.3 解决单向链路策略第34-35页
        4.2.4 解决隐藏终端策略第35-36页
        4.2.5 解决暴露终端策略第36-37页
        4.2.6 采用定向天线策略第37-38页
    4.3 TRIF 策略第38-41页
        4.3.1 网络模型和假设第39页
        4.3.2 TRIF 策略的原理说明第39-40页
        4.3.3 路由发现过程第40页
        4.3.4 协议的优缺点第40-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基于邻居节点检测的非对称链路解决策略第42-58页
    5.1 网络模型第42-45页
        5.1.1 邻居节点检测阶段第42页
        5.1.2 数据传输阶段第42-45页
    5.2 算法过程说明第45-47页
    5.3 开销计算第47-50页
        5.3.1 参数和假设第47-48页
        5.3.2 邻居发现阶段开销第48页
        5.3.3 数据传输阶段开销第48-49页
        5.3.4 TRIF 协议开销第49-50页
    5.4 仿真研究第50-56页
        5.4.1 参数设置第50-51页
        5.4.2 仿真结果分析第51-56页
        5.4.3 仿真分析结论第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6.1 本文总结第58页
    6.2 进一步完成的工作第58-60页
致谢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工作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互补序列的多载波CDMA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HHT的咳嗽音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