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无线信道及码分多址技术 | 第11-21页 | 
| 2.1 无线信道特征 | 第11-14页 | 
| 2.1.1 无线信道衰减 | 第11-12页 | 
| 2.1.2 小尺度衰落 | 第12-14页 | 
| 2.2 MIMO 信道 | 第14-16页 | 
| 2.2.1 Rayleigh 衰落信道 | 第14-15页 | 
| 2.2.2 Rayleigh 衰落 MIMO 信道 | 第15-16页 | 
| 2.3 码分多址技术 | 第16-1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多载波 CDMA 系统中互补序列的应用 | 第21-37页 | 
| 3.1 互补码 | 第21-24页 | 
| 3.1.1 相关函数 | 第21页 | 
| 3.1.2 互补码 | 第21-22页 | 
| 3.1.3 完全互补序列 | 第22页 | 
| 3.1.4 完全互补序列的构造 | 第22-24页 | 
| 3.2 广义正交互补序列 | 第24-28页 | 
| 3.2.1 广义正交互补序列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 3.2.2 组间互补序列 | 第25-26页 | 
| 3.2.3 组间互补序列的构造 | 第26-27页 | 
| 3.2.4 互补序列的特点 | 第27-28页 | 
| 3.3 广义正交互补序列在多载波 CDMA 系统中的应用 | 第28-36页 | 
| 3.3.1 GOCS-MC-CDMA 系统 | 第29-30页 | 
| 3.3.2 Offset-stacked 机制 | 第30-32页 | 
| 3.3.3 OSM GOCS-MC-CDMA 发送机模型 | 第32-33页 | 
| 3.3.4 OSM GOCS-MC-CDMA 接收机模型 | 第33-35页 | 
| 3.3.5 系统仿真 | 第35-3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基于互补序列的多载波 MIMO-CDMA 系统 | 第37-53页 | 
| 4.1 传统的 MIMO-CDMA 系统 | 第37-41页 | 
| 4.1.1 STTD MIMO CS-MC-CDMA 系统 | 第37-38页 | 
| 4.1.2 V-BLAST MIMO CS-MC-CDMA 系统 | 第38-41页 | 
| 4.2 基于反馈迭代改进的 MIMO CS-MC-CDMA 系统 | 第41-47页 | 
| 4.2.1 改进后的 MIMO CS-MC-CDMA 发送端 | 第41-42页 | 
| 4.2.2 MIMO 信道模型 | 第42页 | 
| 4.2.3 改进后的 MIMO CS-MC-CDMA 接收端 | 第42-44页 | 
| 4.2.4 多用户检测模块 | 第44-47页 | 
| 4.3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 4.3.1 Rayleigh 衰落信道下的系统性能 | 第47-48页 | 
| 4.3.2 多用户下的系统性能 | 第48-50页 | 
| 4.3.3 不同△下的系统性能 | 第50页 | 
| 4.3.4 广义正交互补序列与完全互补序列性能比较 | 第50-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