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前言 | 第11-27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 1.2.1 血管内皮细胞 | 第12-13页 |
| 1.2.2 高脂膳食与血管内皮损伤 | 第13-15页 |
| 1.2.3 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炎症因子 | 第15-21页 |
| 1.2.4 运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第21-22页 |
| 1.2.5 左旋精氨酸营养作用及其应用 | 第22-27页 |
|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 第27-31页 |
| 2.1 实验对象 | 第27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2.2.1 适应性喂养 | 第27页 |
| 2.2.2 实验分组 | 第27页 |
| 2.2.3 干预措施 | 第27页 |
| 2.2.4 实验取材 | 第27-28页 |
| 2.3 指标测试 | 第28-30页 |
| 2.3.1 lee's 指数 | 第28页 |
| 2.3.2 血浆 IL-6、MCP-1 | 第28页 |
| 2.3.3 动脉血管匀浆 P-选择素 | 第28页 |
| 2.3.4 动脉血管 ICAM-1 表达量 | 第28-30页 |
| 2.4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 2.5 主要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30-31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1-39页 |
| 3.1 各实验组大鼠 lee's 指数的变化 | 第31-32页 |
| 3.2 各实验组大鼠血浆 IL-6、MCP-1 含量变化 | 第32-33页 |
| 3.3 各实验组大鼠血管 P-选择素含量、ICAM-1 表达量 | 第33-39页 |
| 3.3.1 血管 P-选择素含量变化 | 第33-34页 |
| 3.3.2 各实验组大鼠血管 ICAM-1 表达量的变化 | 第34-39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9-42页 |
| 4.1 高脂膳食大鼠 lee's 指数、血浆 IL-6 与 MCP-1 水平的变化 | 第39页 |
| 4.2 高脂膳食大鼠血管 P-选择素、ICAM-1 表达量的变化 | 第39-40页 |
| 4.3 有氧运动和左旋精氨酸的干预作用 | 第40-42页 |
| 5 结论 | 第42-43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 8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