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特大镇”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晋江市陈埭镇为例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依据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一、“特大镇” | 第19-20页 |
二、社会治理 | 第20-21页 |
三、社会治理创新 | 第21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三、“善治”理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陈埭镇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 | 第25-37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陈埭镇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二、陈埭镇相比一般乡镇的特殊性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陈埭镇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做法成效 | 第27-31页 |
一、创新社会治理服务能力 | 第27-28页 |
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 第28-30页 |
三、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30-31页 |
第三节 陈埭镇社会治理情况的调查 | 第31-37页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 第31-32页 |
二、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第三章 陈埭镇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第一节 陈埭镇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一、基层政府的社会治理力量薄弱 | 第37页 |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程度不高 | 第37-39页 |
三、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第39页 |
四、社会治安问题比较突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陈埭镇社会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一、社会治理理念落后 | 第40-41页 |
二、基层社会结构变动和利益格局调整 | 第41-42页 |
三、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社会治理经验借鉴 | 第43-47页 |
第一节 国外政府的社会治理经验借鉴 | 第43-44页 |
一、新加坡的“法治”社会治理经验 | 第43页 |
二、美国的“强政府、强社会”社会治理经验 | 第43-44页 |
三、日本的“公民社会”社会治理经验 | 第44页 |
第二节 国内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经验借鉴 | 第44-47页 |
一、资阳市的“网格化”社会治理经验 | 第44-45页 |
二、酒泉市的“平安酒泉”社会治理经验 | 第45页 |
三、成都锦江区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经验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完善沿海地区“特大镇”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47-53页 |
第一节 提升干部的社会治理理念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提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服务能力 | 第48页 |
第三节 合理设定政府的机构职能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和方式 | 第49-50页 |
第五节 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 | 第50-53页 |
结束语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