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的相关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2.1 村级组织的概念解析 | 第17-18页 |
2.2 村级组织监督的概念解析 | 第18-20页 |
2.3 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的概念解析 | 第20-22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第3章 安徽省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的基本现状 | 第25-32页 |
3.1 上级监督 | 第25-27页 |
3.2 自我监督 | 第27-29页 |
3.3 民主监督 | 第29-30页 |
3.4 社会监督 | 第30-32页 |
第4章 安徽省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的主要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32-39页 |
4.1 安徽省村级组织监督机制覆盖度不全 | 第32-33页 |
4.2 安徽省村级组织监督机制强度不够 | 第33-34页 |
4.3 安徽省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精准度不高 | 第34-36页 |
4.4 安徽省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灵敏度不足 | 第36-39页 |
第5章 其他省份村级组织监督机制优化的实践经验 | 第39-43页 |
5.1 率先探索建立村务监督机制的“浙江后陈经验” | 第39-40页 |
5.2 南京市深化“村官保廉”体系建设 | 第40-41页 |
5.3 运用互联网构建权力监督的“四川苍溪模式” | 第41-43页 |
第6章 优化安徽省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的对策 | 第43-47页 |
6.1 提升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的覆盖度 | 第43-44页 |
6.2 提升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的强度 | 第44-45页 |
6.3 提升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的精准度 | 第45页 |
6.4 提升村级组织监督机制的灵敏度 | 第45-47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