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益效应的地下空间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地下空间的发展与优势 | 第11-12页 |
1.1.2 地下空间的特殊性 | 第12页 |
1.1.3 标识系统的必要性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标识设计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地下空间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3.3 地下空间标识设计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4 增益效应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38页 |
2.1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 第21-33页 |
2.1.1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定义 | 第21页 |
2.1.2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 第21-23页 |
2.1.3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分类与布设形式 | 第23-28页 |
2.1.4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作用 | 第28-30页 |
2.1.5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30-33页 |
2.2 地下空间 | 第33-35页 |
2.2.1 地下空间的定义 | 第33-34页 |
2.2.2 地下空间的类型 | 第34页 |
2.2.3 地下空间的特征 | 第34-35页 |
2.3 增益效应 | 第35-38页 |
2.3.1 增益效应的定义 | 第35-36页 |
2.3.2 增益效应的作用 | 第36-38页 |
3 地下空间中各要素对标识系统的影响 | 第38-46页 |
3.1 地下空间中人的反应 | 第38-40页 |
3.1.1 心理反应 | 第38-39页 |
3.1.2 生理反应 | 第39-40页 |
3.1.3 行为反应 | 第40页 |
3.2 负性情绪造成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1 负性情绪降低思维认知效率 | 第40页 |
3.2.2 负性情绪影响视觉注意机制 | 第40-41页 |
3.2.3 负性情绪增加空间记忆难度 | 第41-42页 |
3.3 空间认知对标识系统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1 标识整体性的错乱 | 第42页 |
3.3.2 标识信息解读的误差 | 第42-43页 |
3.4 视觉注意对标识系统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1 标识注意机制的降低 | 第43-44页 |
3.4.2 标识实质功能的缺失 | 第44页 |
3.4.3 标识注意难度的增加 | 第44页 |
3.5 工作记忆对标识系统的影响 | 第44-46页 |
3.5.1 标识主要信息的遗忘 | 第44-45页 |
3.5.2 标识信息传达的偏差 | 第45-46页 |
4 基于增益效应的地下空间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方法 | 第46-57页 |
4.1 增益空间认知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方法 | 第46-47页 |
4.1.1 利用线形连接增益空间认知的准确性 | 第46-47页 |
4.1.2 利用色彩认知增益空间判断的能力 | 第47页 |
4.2 增益视觉注意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方法 | 第47-52页 |
4.2.1 增益视觉注意定向 | 第47-49页 |
4.2.2 增益视觉注意规律 | 第49-50页 |
4.2.3 增益视觉关联性记忆 | 第50-52页 |
4.3 增益环境场所评价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方法 | 第52-54页 |
4.3.1 增益的使用人们对“复杂性”的喜爱 | 第52-53页 |
4.3.2 增益知觉整体性的空间体验 | 第53-54页 |
4.3.3 增益特殊人群的使用效果 | 第54页 |
4.4 增益“容错”设计 | 第54-57页 |
4.4.1 增益误操作的挽回程度 | 第55-56页 |
4.4.2 增益安全稳定的行为过程 | 第56-57页 |
5 设计实践 | 第57-87页 |
5.1 深圳轨道交通福田站概况 | 第57-59页 |
5.2 深圳轨道交通福田站分析 | 第59-66页 |
5.2.1 结构分析 | 第59页 |
5.2.2 业态分析 | 第59-61页 |
5.2.3 站厅节点与人流动线分析 | 第61-62页 |
5.2.4 换乘口分析 | 第62-63页 |
5.2.5 标识系统现存问题分析 | 第63-66页 |
5.3 福田地铁站内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 第66-81页 |
5.3.1 设计原则 | 第66-68页 |
5.3.2 基于基本设计方法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 第68-70页 |
5.3.3 基于增益效应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 第70-75页 |
5.3.4 设计清单 | 第75-76页 |
5.3.5 规划布点 | 第76-81页 |
5.4 设计成果展示 | 第81-87页 |
5.4.1 标识单体效果展示 | 第81-85页 |
5.4.2 场景效果展示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 | 第92-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