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0-41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异腈的多组分反应发展概述 | 第10-15页 |
1.2.1 异腈的多组分反应(IMCR)简介 | 第10-11页 |
1.2.2 异腈的多组分反应(IMCR)的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1.3 异腈的自由基型反应发展概述 | 第15-20页 |
1.3.1 异腈的自由基型反应简介 | 第15页 |
1.3.2 异腈的自由基型反应的相关研究 | 第15-20页 |
1.4 异腈的偶极环加成反应发展概述 | 第20-28页 |
1.4.1 异腈的偶极环加成反应简介 | 第20页 |
1.4.2 异腈的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相关研究 | 第20-28页 |
1.5 异腈的插入反应研究概述 | 第28-41页 |
1.5.1 异腈插入反应简介 | 第28页 |
1.5.2 路易斯酸催化的异腈插入反应的相关研究 | 第28-30页 |
1.5.2.1 对C-O键及C-S键的插入反应 | 第28-29页 |
1.5.2.2 对杂原子-H键及杂原子-杂原子键的插入反应 | 第29-30页 |
1.5.3 过渡金属催化的异腈插入反应的相关研究 | 第30-41页 |
1.5.3.1 对C-X键的插入反应 | 第30-33页 |
1.5.3.2 对C-H键的插入反应 | 第33-36页 |
1.5.3.2.1 对Csp~3-H键的插入反应 | 第33页 |
1.5.3.2.2 对Csp~2-H键的插入反应 | 第33-36页 |
1.5.3.2.3 对Csp-H键的插入反应 | 第36页 |
1.5.3.3 对碳-杂原子的插入反应 | 第36-37页 |
1.5.3.4 对碳卡宾及氮卡宾的插入反应 | 第37-38页 |
1.5.3.5 对杂原子-H键的插入反应 | 第38-40页 |
1.5.3.6 对杂原子-杂原子的插入反应 | 第40-41页 |
第二章 论文选题 | 第41-42页 |
第三章 Rh催化的异腈与醇和胺的氧化偶联反应 | 第42-62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异腈的多步插入反应进展 | 第42-45页 |
3.3 异腈的串联环化反应进展 | 第45-47页 |
3.4 实验设想 | 第47页 |
3.5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47-50页 |
3.5.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47-49页 |
3.5.2 底物扩展 | 第49-50页 |
3.6 脲的合成 | 第50-51页 |
3.7 反应机理研究 | 第51-53页 |
3.7.1 机理验证 | 第51-52页 |
3.7.2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52-53页 |
3.8 小结 | 第53页 |
3.9 实验部分 | 第53-62页 |
3.9.1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53页 |
3.9.2 脲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53-54页 |
3.9.3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54-62页 |
第四章 Rh催化的异腈与2,2,2-三氟重氮乙烷和亲核试剂的串联反应 | 第62-88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亚胺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 第62-64页 |
4.3 脒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 第64-67页 |
4.4 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 第67-69页 |
4.5 实验设想 | 第69页 |
4.6 三氟乙基取代的亚胺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69-72页 |
4.6.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70-71页 |
4.6.2 底物扩展 | 第71-72页 |
4.7 三氟乙基取代的脒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72-73页 |
4.8 三氟乙基取代的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73-74页 |
4.9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74-75页 |
4.10 小结 | 第75页 |
4.11 实验部分 | 第75-88页 |
4.11.1 三氟乙基取代的亚胺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75-76页 |
4.11.2 三氟乙基取代的脒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76页 |
4.11.3 三氟乙基取代的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76-77页 |
4.11.4 结构验证 | 第77-78页 |
4.11.5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78-88页 |
第五章 Cu催化的异腈与重氮化合物的串联环化反应 | 第88-112页 |
5.1 引言 | 第88页 |
5.2 重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88-95页 |
5.2.1 重氮化合物作为卡宾前体的反应 | 第88-90页 |
5.2.2 重氮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 | 第90-91页 |
5.2.3 重氮化合物作为碳亲核体的反应 | 第91-93页 |
5.2.4 重氮化合物端氮作为亲电试剂的反应 | 第93-95页 |
5.3 实验设想 | 第95页 |
5.4 氢化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95-98页 |
5.4.1 氢化咪唑类化合物合成条件的筛选 | 第95-97页 |
5.4.2 底物扩展 | 第97-98页 |
5.5 联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98-99页 |
5.6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99-100页 |
5.6.1 机理验证 | 第99-100页 |
5.6.2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100页 |
5.7 小结 | 第100-101页 |
5.8 实验部分 | 第101-112页 |
5.8.1 氢化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101页 |
5.8.2 联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101页 |
5.8.3 单晶结构 | 第101-102页 |
5.8.4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102-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8页 |
部分谱图 | 第128-16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62-163页 |
致谢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