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4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3-23页 |
| 1. ICU谵妄概念及分类 | 第13页 |
| 2. ICU谵妄的诊断 | 第13-14页 |
| 3. ICU谵妄的流行病学现状 | 第14-15页 |
| 4. ICU谵妄的危险因素 | 第15页 |
| 5. ICU谵妄的药物治疗现状 | 第15-16页 |
| 6. ICU谵妄的预防措施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7. 国外ICU谵妄的评估和预防现状 | 第19-21页 |
| 8. 国内ICU谵妄的评估和预防现状 | 第21-23页 |
| 9. 小结 | 第23页 |
| 二、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基于循证的ICU谵妄非药物集束化干预预防策略的构建 | 第24-40页 |
| 1 循证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 1.1 文献检索 | 第24页 |
| 1.2 文献评定 | 第24页 |
| 1.3 基于循证初步拟定ICU谵妄非药物集束化干预预防策略 | 第24-25页 |
| 2 德尔菲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 2.1 成立课题小组 | 第25页 |
| 2.2 组建支持系统 | 第25页 |
| 2.3 专家咨询对象 | 第25-26页 |
| 2.4 拟定专家咨询问卷 | 第26-27页 |
| 2.5 专家咨询方式 | 第27页 |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27-28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28-36页 |
| 3.1 文献评定结果 | 第28-30页 |
| 3.2 专家积极系数 | 第30页 |
| 3.3 专家权威程度 | 第30页 |
| 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第30页 |
| 3.5 专家协调程度 | 第30-33页 |
| 3.6 专家咨询结果 | 第33-36页 |
| 4 讨论 | 第36-39页 |
| 4.1 构建ICU谵妄非药物预防集束化干预策略的意义 | 第36页 |
| 4.2 科学性和可靠性分析 | 第36页 |
| 4.3 ESCAPE bundle构成维度及条目分析 | 第36-39页 |
| 5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ICU谵妄非药物集束化干预预防策略的应用效果评价 | 第40-61页 |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40-47页 |
| 1.1 研究类型 | 第40页 |
| 1.2 研究对象 | 第40页 |
| 1.3 样本量的计算 | 第40页 |
| 1.4 干预方法 | 第40-43页 |
| 1.5 评价工具 | 第43-45页 |
| 1.6 观察指标 | 第45-46页 |
| 1.7 质量控制 | 第46页 |
| 1.8 统计方法 | 第46-47页 |
| 1.9 伦理原则 | 第47页 |
| 2 研究结果 | 第47-54页 |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47-48页 |
| 2.2 两组患者谵妄发生情况比较 | 第48-49页 |
| 2.3 医护人员执行ESCAPE bundle过程指标的比较 | 第49-52页 |
| 2.4 医护人员执行ESCAPE bundle前后患者治疗的结局指标比较 | 第52-54页 |
| 3 讨论 | 第54-61页 |
| 3.1 ICU谵妄非药物预防集束化干预策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 | 第54页 |
| 3.2 医护人员实施ESCAPE bundle的依从性分析 | 第54-55页 |
| 3.3 ICU谵妄非药物预防ESCAPE bundle对ICU患者临床指标效果分析 | 第55-58页 |
| 3.4 ICU谵妄非药物预防ESCAPE bundle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8-59页 |
| 3.5 ESCAPE bundle与ABCDEF集束化干预策略之间的比较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 1 结论 | 第61页 |
| 2 创新指出 | 第61页 |
| 3 不足之处 | 第61-62页 |
| 4 建议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 附录 | 第69-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