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绪论 | 第10-12页 |
| (一) 选题动机 | 第10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 框架结构 | 第11页 |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一、 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理论 | 第12-16页 |
| (一) 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界定 | 第12页 |
| (二) 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 | 第12-16页 |
| 二、 毛泽东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 第16-26页 |
| (一) 毛泽东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6-17页 |
| (二) 毛泽东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7-26页 |
|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反对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 | 第17-20页 |
| 2、 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 | 第20-22页 |
| 3、 努力培育以革命化为主题的公共文化 | 第22-26页 |
| 三、 邓小平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 第26-36页 |
| (一) 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26-27页 |
| (二) 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7-36页 |
|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僵化思潮 | 第27-30页 |
| 2、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 | 第30-32页 |
| 3、 培育健康文明而又生动活泼的公共文化 | 第32-36页 |
| 四、 江泽民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 第36-44页 |
| (一) 江泽民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36-37页 |
| (二) 江泽民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7-44页 |
| 1、 坚持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第37-39页 |
| 2、 高举民族文化的旗帜,提升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 第39-41页 |
| 3、 培育多姿多彩而又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 | 第41-44页 |
| 五、 三代领导核心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启示 | 第44-49页 |
| (一) 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的同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 第44-45页 |
| (二) 要正确对待民族遗产,提高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 第45-46页 |
| (三) 要努力培育丰富多彩而又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 | 第46-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