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新加坡新版华文教材面向华裔儿童的编写理念与实践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1页
    1.2 论文的研究对象第11-12页
    1.3 课题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关于教材的研究第12-14页
        1.3.2 关于华裔汉语二语学习者的研究第14-15页
        1.3.3 关于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的研究第15-16页
        1.3.4 小结第16页
    1.4 论文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1.4.1 华裔内部的代际差异第16-17页
        1.4.2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阶段论第17-18页
        1.4.3 维果斯基的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论第18页
        1.4.4 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理论第18-19页
        1.4.5 伊根的教育发展层次论第19-20页
第二章 华裔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特点第20-25页
    2.1 华裔汉语二语学习者特点第20-21页
    2.2 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特点第21-22页
    2.3 华裔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特点第22-25页
第三章 基于华裔儿童特点的华文教材编写理念第25-33页
    3.1 基于华裔儿童特点的华文教材编写应重视的要素第25-28页
    3.2 关于新加坡新版华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第28-33页
第四章 新加坡新版小学华文教材面向华裔儿童的编写特色与实践第33-70页
    4.1 教材面向华裔汉语二语学习者的特色与实践第33-54页
        4.1.1 “语”、“文”分流,以听说带动读写第33-39页
        4.1.2 利用华裔汉语学习者语言优势,注重语言文化对比第39-41页
        4.1.3 照顾华裔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教材难度分级第41-47页
        4.1.4 培养华裔学生的字词感,将汉字拆分、分词连写第47-54页
        4.1.5 小结第54页
    4.2 教材面向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的编写特色与实践第54-70页
        4.2.1 符合儿童认知发展,搭建句型骨架第54-58页
        4.2.2 重视家长监督,加强互动交流第58-62页
        4.2.3 话题贴近生活,体现本土文化第62-64页
        4.2.4 培养人文素养,传承华族文化第64-66页
        4.2.5 引入多元的评价体系第66-69页
        4.2.6 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语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PCBI超早期干预模式的疗效研究
下一篇: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