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6页 |
1.1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概述 | 第12-17页 |
1.1.1 DEHP理化性质 | 第12-13页 |
1.1.2 DEHP的暴露途径和水平 | 第13页 |
1.1.3 DEHP的国内外污染现状 | 第13-15页 |
1.1.4 DEHP的生态毒理效应 | 第15-17页 |
1.2 重金属镉的概述 | 第17-21页 |
1.2.1 镉的性质 | 第17页 |
1.2.2 镉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现状 | 第17-18页 |
1.2.3 镉的毒性效应 | 第18-21页 |
1.3 水环境的复合污染概述 | 第21-23页 |
1.3.1 复合污染的内涵和类型 | 第21页 |
1.3.2 复合污染效应的分类 | 第21-22页 |
1.3.3 复合污染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4 斑马鱼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 第23-24页 |
1.4.1 斑马鱼的简介 | 第23页 |
1.4.2 斑马鱼的研究概况 | 第23-24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4-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试验动物 | 第26页 |
2.1.2 试验试剂 | 第26-27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27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27-28页 |
2.3 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8-34页 |
2.3.1 酶液的制备 | 第28页 |
2.3.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2.3.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第29-30页 |
2.3.4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30页 |
2.3.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30-31页 |
2.3.6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测定 | 第31页 |
2.3.7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2.3.8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 | 第32-33页 |
2.3.9 斑马鱼肝脏DNA损伤的测定 | 第33-34页 |
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9页 |
3.1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内脏团SOD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1 DEHP对SOD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2 DEHP/Cd复合作用对SOD活性的影响 | 第36页 |
3.2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内脏团CAT活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1 DEHP对CAT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2 DEHP/Cd复合作用对CAT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内脏团POD活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1 DEHP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DEHP/Cd复合作用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内脏团GST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1 DEHP对GST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2 DEHP/Cd复合作用对GST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内脏团MDA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1 DEHP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2 DEHP/Cd复合作用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43页 |
3.6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体内AChE活性的影响 | 第43-46页 |
3.6.1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头部AChE活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3.6.2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肌肉中AChE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7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肝脏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 第46-49页 |
3.7.1 彗星实验图像 | 第46-47页 |
3.7.2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肝脏细胞DNA损伤(OTM)的影响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6页 |
4.1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内脏团的氧化损伤效应 | 第49-53页 |
4.2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 DEHP单一和DEHP/Cd复合作用对斑马鱼DNA的损伤效应 | 第54-55页 |
4.4 各指标的综合分析 | 第55页 |
4.5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7-68页 |
7 致谢 | 第68-69页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