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数字电路论文

基于锁相环技术的片内时钟稳定电路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A/D转换器简介第8-9页
   ·片内时钟稳定电路研究动态第9-11页
   ·论文结构说明第11-13页
第二章 基于锁相环技术的片内时钟稳定电路结构第13-29页
   ·锁相环原理介绍第13-17页
   ·锁相环电路结构与数学模型第17-23页
     ·鉴相器数学模型第17-18页
     ·鉴频鉴相器数学模型第18-19页
     ·电荷泵数学模型第19-20页
     ·环路滤波器模型第20-21页
     ·压控振荡器的模型第21-23页
   ·DLL原理第23-24页
   ·时钟稳定电路结构第24-26页
   ·DLL环路行为级模型第26-27页
   ·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高速A/D转换器与时钟抖动第29-41页
   ·A/D转换器频域性能指标第29-32页
     ·信号噪声比第30页
     ·无杂波动态范围第30-31页
     ·信号噪声失调比第31-32页
     ·有效位数第32页
     ·动态范围第32页
   ·抖动对A/D转换器性能的影响第32-40页
     ·时钟抖动第32-33页
     ·抖动的分类第33-35页
     ·抖动对A/D转换器性能的影响第35-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时钟稳定电路设计第41-77页
   ·设计目标和电路参数第41-42页
   ·时钟缓冲放大器的设计第42-57页
     ·A/D转换器时钟接入方式第42-43页
     ·时钟稳定电路的缓冲放大器第43-57页
   ·鉴相器电路设计第57-59页
   ·运算放大器第59-67页
     ·运算放大器的参数介绍第59-62页
     ·折叠-共源共栅跨导放大器的设计第62-67页
   ·压控延迟线第67-68页
   ·时钟稳定电路整体结构第68-71页
   ·非重叠时钟产生电路第71-72页
   ·整体电路的仿真第72-7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在研期间研究成果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腔体微波器件的结构—电磁耦合分析
下一篇:考虑温度的纳米级互连线延迟和功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