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自然地理学论文--区域自然地理学论文--中国自然地理论文

云南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的地学背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丹霞地质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9页
     ·丹霞地质景观与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第10-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7-19页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第19-21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云南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区基本概况第23-29页
   ·地理位置及交通第23-25页
   ·黎明及邻区的地貌与水系第25-26页
   ·自然状况第26-27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7-29页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景区地层与构造变形第29-47页
   ·大地构造位置与构造演化阶段划分第29-33页
   ·地层第33-39页
     ·第四系第33-34页
     ·第三系第34-39页
     ·中生界第39页
     ·上古生界第39页
     ·前寒武系或下古生界第39页
   ·岩浆岩第39-42页
     ·侵入岩体第40-41页
     ·喷出岩第41-42页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第42-43页
   ·构造变形特征第43-47页
     ·褶皱构造第43-44页
     ·断裂构造第44-47页
第四章 高山丹霞地貌成因机理及地学背景第47-70页
   ·黎明高山丹霞地貌发育特征第47-49页
     ·丹霞地貌的物质和动力基础第47-48页
     ·丹霞颜色的形成第48页
     ·表面形态的形成第48-49页
     ·单体形态和组合形态的形成第49页
   ·典型景观及成因分析第49-56页
     ·千龟山、佛陀峰第49-51页
     ·赤壁方山第51-52页
     ·赤壁丹崖第52-53页
     ·丹霞峰丛第53-54页
     ·变色瀑布第54页
     ·丹霞孤峰第54-55页
     ·丹霞石堡、石柱第55页
     ·崩塌遗迹第55-56页
   ·黎明高山丹霞地貌演化模式第56-59页
   ·高山丹霞地质景观的成因机理及地学背景第59-68页
     ·内在机理第59-62页
     ·外动力作用第62-68页
   ·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对比和价值评价第70-81页
   ·主要景观类型第70页
   ·国内对比第70-74页
     ·国内主要丹霞地貌简介第70-73页
     ·黎明高山丹霞地貌景观特色第73-74页
   ·国外对比第74-78页
   ·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评价第78-79页
     ·科学价值第78-79页
     ·美学价值第79页
     ·旅游价值第79页
   ·主要评价结论第79-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第81-84页
   ·主要结论第81-82页
   ·存在的问题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急指挥网络系统中路由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碱性果胶酶在蔗汁澄清过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