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11页 |
1.1.1 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 | 第7-8页 |
1.1.2 承包商加强索赔管理的重要性 | 第8-9页 |
1.1.3 当前承包商索赔管理所遇到的问题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索赔管理技术问题的研究 | 第11-15页 |
1.2.2 索赔管理组织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3 索赔管理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33页 |
2.1 国际工程索赔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2.1.1 国际工程索赔的涵义、原因与类别 | 第19-23页 |
2.1.2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界定 | 第23-25页 |
2.1.3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成功的因素 | 第25-27页 |
2.2 组织基本理论 | 第27-33页 |
2.2.1 组织理论的演变 | 第27-28页 |
2.2.2 组织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8-31页 |
2.2.3 构建高效组织的三个层面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组织构建 | 第33-63页 |
3.1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的系统分析 | 第33-37页 |
3.1.1 系统理论 | 第33-34页 |
3.1.2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系统的特征分析 | 第34页 |
3.1.3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系统的要素特征分析 | 第34-37页 |
3.2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组织结构设计 | 第37-47页 |
3.2.1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组织设计的原则 | 第37-38页 |
3.2.2 国际工程矩阵式索赔管理组织结构设计 | 第38-45页 |
3.2.3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 | 第45-47页 |
3.3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组织运行的机制保障 | 第47-57页 |
3.3.1 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 | 第47-48页 |
3.3.2 改善索赔管理组织的沟通 | 第48-51页 |
3.3.3 加强索赔管理组织的激励 | 第51-54页 |
3.3.4 处理好索赔管理组织中的冲突 | 第54-57页 |
3.4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人员素质 | 第57-61页 |
3.4.1 胜任素质模型 | 第57-59页 |
3.4.2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人员素质“车轮模型” | 第59-61页 |
3.5 国际工程索赔管理组织构建模型 | 第61-63页 |
第四章 某国际工程索赔管理案例研究 | 第63-67页 |
4.1 工程项目背景 | 第63-64页 |
4.2 承包商索赔管理组织 | 第64-65页 |
4.3 承包商索赔管理组织评述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7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67-68页 |
5.3 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索赔管理组织的建议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