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噪声和不均匀光照图像阈值分割技术研究

提要第4-5页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2 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22-23页
第2章 典型的阈值分割技术第23-39页
    2.1 基于聚类或熵的全局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第23-31页
        2.1.1 最小误差阈值分割算法(Kittler 法)第23-24页
        2.1.2 最大类间方差算法(Otsu 法)第24-27页
        2.1.3 Renyi 熵阈值分割法第27-31页
    2.2 基于邻域的局部阈值分割算法第31-33页
        2.2.1 Niblack 邻域法第32页
        2.2.2 Sauvola 邻域法第32-33页
    2.3 Huang 方法第33-36页
    2.4 Water Flow 方法第36-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基于加权中值的三维最大 Renyi 熵的阈值分割算法第39-51页
    3.1 引言第39-40页
    3.2 三维最大Renyi 熵算法的原理第40-45页
        3.2.1 邻域加权中值的定义第40-42页
        3.2.2 三维直方图的定义第42-45页
    3.3 三维最大Renyi 熵阈值分割法的快速递推算法第45-48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三维直方图重建和降维的 Otsu 阈值分割算法第51-68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三维 Otsu 阈值分割算法第51-52页
    4.3 三维直方图重建和降维的 Otsu 阈值分割算法第52-58页
        4.3.1 三维Otsu 分割方法存在的错分与不足第52-54页
        4.3.2 三维直方图的重建第54-56页
        4.3.3 三维直方图的降维第56-58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8-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基于多方向灰度波动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第68-94页
    5.1 引言第68-71页
    5.2 灰度波动变换的原理第71-77页
        5.2.1 灰度波动变换的概念第71-74页
        5.2.2 灰度波动变换的定义第74-75页
        5.2.3 灰度波动变换对不均光照的减弱第75-76页
        5.2.4 利用PCA 对灰度变换矩阵进行压缩第76-77页
    5.3 灰度波动变换的实现第77-82页
        5.3.1 一维灰度波动变换步骤第77-79页
        5.3.2 灰度变换图像的生成第79-80页
        5.3.3 利用Otsu 算法分割灰度波动变换图像第80-81页
        5.3.4 灰度波动变换方向数量的选择第81-82页
        5.3.5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第82页
    5.4 对比实验与分析第82-92页
        5.4.1 实验环境和测试图像库第82-83页
        5.4.2 分割效果测试第83-88页
        5.4.3 耗时测试和 ME 测试第88-89页
        5.4.4 对阈值α变化的测试第89-92页
    5.5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6章 工作总结与未来展望第94-98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94-95页
    6.2 未来研究展望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功率高压多级离心泵转子动力学分析及其特性研究
下一篇: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