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研究及应用概况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试验研究 | 第16-46页 |
2.1 旧沥青混合料取样 | 第16页 |
2.2 旧沥青混合料组成及性能分析 | 第16-20页 |
2.2.1 回收沥青性能分析 | 第16-18页 |
2.2.2 回收集料组成及性能分析 | 第18-20页 |
2.3 沥青再生与掺量研究 | 第20-23页 |
2.3.1 掺加新沥青再生原理 | 第20-21页 |
2.3.2 新沥青掺量确定 | 第21-23页 |
2.4 热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 第23-38页 |
2.4.1 马歇尔体积指标 | 第24-25页 |
2.4.2 高温稳定性 | 第25-27页 |
2.4.3 低温抗裂性 | 第27-29页 |
2.4.4 水稳性 | 第29-34页 |
2.4.5 耐久性 | 第34-38页 |
2.5 最佳旧料掺配率确定 | 第38-39页 |
2.6 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灰色理论分析 | 第39-44页 |
2.6.1 灰色理论分析方法基本原理与分析步骤 | 第39-41页 |
2.6.2 影响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灰色关联分析指标的选择 | 第41页 |
2.6.3 影响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关联度计算 | 第41-4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厂拌热再生设备改进技术研究 | 第46-65页 |
3.1 厂拌热再生设备分类 | 第46-51页 |
3.1.1 连续式厂拌热再生设备 | 第46-49页 |
3.1.2 间歇式厂拌热再生设备 | 第49-50页 |
3.1.3 两种厂拌热再生设备对比 | 第50-51页 |
3.2 第二烘干筒再生设备关键技术分析与改进 | 第51-62页 |
3.2.1 第二烘干筒再生设备主要组成 | 第51-53页 |
3.2.2 第二烘干筒再生设备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 第53-54页 |
3.2.3 第二烘干筒再生设备改造 | 第54-62页 |
3.3 第二烘干筒再生设备性能评价 | 第62-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艺研究 | 第65-76页 |
4.1 旧料处理工艺 | 第65-70页 |
4.1.1 旧料回收方法 | 第65-67页 |
4.1.2 旧料破碎设备选择 | 第67-68页 |
4.1.3 旧料筛分工艺 | 第68-69页 |
4.1.4 旧料储存与检测 | 第69-70页 |
4.2 热再生混合生产施工工艺 | 第70-74页 |
4.2.1 热再生混合料拌和温度确定 | 第70-72页 |
4.2.2 热再生混合料拌和时间确定 | 第72页 |
4.2.3 热再生混合料运输 | 第72-73页 |
4.2.4 热再生混合料摊铺 | 第73页 |
4.2.5 热再生混合料碾压 | 第73-74页 |
4.2.6 热再生混合料接缝施工 | 第74页 |
4.2.7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 第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试验路应用与评价 | 第76-86页 |
5.1 试验路铺筑 | 第76-81页 |
5.1.1 试验路概况 | 第76页 |
5.1.2 原材料技术性能 | 第76-77页 |
5.1.3 配合比设计 | 第77-79页 |
5.1.4 试验路施工 | 第79-81页 |
5.2 试验路性能评价 | 第81-83页 |
5.2.1 试验路芯样性能评价 | 第81-82页 |
5.2.2 试验路路用性能跟踪观测评价 | 第82-83页 |
5.3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83-85页 |
5.3.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83-84页 |
5.3.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84-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