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上海城市共同体的传媒建构--以11.15火灾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城市共同体的传媒建构:上海经验第6-13页
    第一节 想象的共同体:从民族国家到城市第6-9页
        一、 共同体:失去的天堂第6页
        二、 民族国家与“想象的共同体”第6-7页
        三、 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城市第7-9页
    第二节 上海城市共同体的传媒建构第9-13页
        一、 中国的民族主义与地方主义第9-11页
        二、 上海城市共同体与传媒建构第11-12页
        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第12-13页
第二章 想象上海城市共同体:从媒介话语到社会行动第13-26页
    第一节 共同体意识:在“悲情”中酝酿第14-18页
        一、 悲情:11.15火灾初期报道的主旋律第14-16页
        二、 灾情报道中的认同感称述第16-18页
    第二节 “疗伤”与“追问”:火灾后的报道转向与分化第18-23页
        一、 传播“温情”:一种基调,两种方式第18-20页
        二、 “温情”背后的力量博弈第20-21页
        三、 在温情之外:外省市报刊的作为第21-23页
    第三节 “我们是谁”:互联网上关于“上海人”的公共论争第23-26页
第三章 重塑上海城市共同体;从西北城市到公民社会第26-39页
    第一节 展示“上海优雅”:“头七”献花报道中的上海城市共同体意识第27-31页
        一、 “头七”献花报道中的“上海人”第27-30页
        二、 “上海优雅”的历史与现实第30-31页
    第二节 “优雅”与“窝囊”的由来:作为“他者”的上海第31-35页
        一、 上海人是否“窝囊”:由陆谷孙的发言说起第31-32页
        二、 作为“他者”的上海第32-35页
    第三节 重塑上海城市共同体:公民社会的传媒想象第35-39页
        一、 外省市报刊的“头七”献花评论第35-36页
        二、 在鲜花中重塑“新上海”:《南都周刊》的评论第36-39页
第四章 结语 大众传媒重塑的“新上海”第39-43页
    一、 上海城市共同体的灾后重塑第39-40页
    二、 上海城市共同体:不断流转的意义第40-43页
参考文献与注释第43-50页
后记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时尚杂志与消费主义倾向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女大学生为例
下一篇:基于小型DCS的水泵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