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2-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13-14页 |
1.2.2 环境污染治理博弈研究 | 第14-17页 |
1.2.3 环境规制研究 | 第17-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1.4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 第20-24页 |
1.4.1 结构安排 | 第20-23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2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 第24-38页 |
2.1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 第24-30页 |
2.1.1 水污染治理状况 | 第24-25页 |
2.1.2 大气污染治理状况 | 第25-26页 |
2.1.3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状况 | 第26-27页 |
2.1.4 环境污染典型事故 | 第27-30页 |
2.2 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行动 | 第30-38页 |
2.2.1 《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形成 | 第31-32页 |
2.2.2 《京都议定书》的签署 | 第32-33页 |
2.2.3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 第33-34页 |
2.2.4 坎昆世界气候大会 | 第34-35页 |
2.2.5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 | 第35-36页 |
2.2.6 多哈世界气候大会 | 第36-38页 |
3 环境污染的社会福利分析 | 第38-49页 |
3.1 环境污染与资源配置 | 第38-40页 |
3.1.1 环境污染与市场失灵 | 第38页 |
3.1.2 环境污染与资源误置 | 第38-40页 |
3.2 环境质量与社会福利函数 | 第40-44页 |
3.2.1 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 第40-41页 |
3.2.2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 第41-42页 |
3.2.3 环境质量与社会福利函数 | 第42-44页 |
3.3 环境污染的福利损失 | 第44-47页 |
3.3.1 环境污染与经济损失 | 第44-45页 |
3.3.2 环境污染与环境公平 | 第45-47页 |
3.4 小结 | 第47-49页 |
4 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9-60页 |
4.1 我国环境污染指标的度量 | 第50-55页 |
4.1.1 环境污染评价指标选择 | 第50页 |
4.1.2 环境污染评价指标建立 | 第50-55页 |
4.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 第55-59页 |
4.2.1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第56-57页 |
4.2.2 我国环境 EKC 曲线的检验 | 第57-58页 |
4.2.3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Granger 检验 | 第58-59页 |
4.3 小结 | 第59-60页 |
5 国内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分析 | 第60-79页 |
5.1 国内环境污染成因的博弈分析 | 第60-63页 |
5.1.1 博弈分析的基本假设 | 第60-61页 |
5.1.2 国内环境污染博弈的纳什均衡 | 第61-62页 |
5.1.3 个体与集体排污目标的冲突 | 第62-63页 |
5.2 基于企业排污与地方政府监管关系的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分析 | 第63-68页 |
5.2.1 环境污染治理的“囚徒困境” | 第64-65页 |
5.2.2 企业排污与政府监管的纯策略博弈模型 | 第65-67页 |
5.2.3 企业排污与政府监管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 | 第67-68页 |
5.3 基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关系的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分析 | 第68-72页 |
5.3.1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环境治理博弈模型 | 第69-70页 |
5.3.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关系分析 | 第70-72页 |
5.4 基于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关系的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分析 | 第72-76页 |
5.4.1 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三方纯策略博弈模型 | 第72-73页 |
5.4.2 环境污染治理中三方混合策略博弈模型 | 第73-76页 |
5.5 小结 | 第76-79页 |
6 越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分析 | 第79-93页 |
6.1 越界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 | 第79-83页 |
6.1.1 越界环境污染的产生 | 第79-80页 |
6.1.2 越界环境污染的国际外部性 | 第80-81页 |
6.1.3 越界环境污染加剧了环境资源的国际不公平 | 第81-82页 |
6.1.4 越界环境污染治理的搭便车现象 | 第82页 |
6.1.5 越界环境污染与环境配置 | 第82-83页 |
6.2 相邻国家越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分析 | 第83-86页 |
6.2.1 环境质量效用函数 | 第83页 |
6.2.2 相邻国家越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模型 | 第83-86页 |
6.3 多个国家越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分析 | 第86-91页 |
6.3.1 博弈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86-87页 |
6.3.2 多个国家越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模型 | 第87-91页 |
6.4 小结 | 第91-93页 |
7 环境污染规制博弈分析 | 第93-119页 |
7.1 国内外环境规制实践 | 第93-102页 |
7.1.1 国外环境规制实践 | 第93-99页 |
7.1.2 国内环境规制实践 | 第99-102页 |
7.2 排放税规制对生产者排污行为影响分析 | 第102-108页 |
7.2.1 排放税规制对高污染生产者排污行为影响分析 | 第102-107页 |
7.2.2 排放税规制对垄断生产者排污行为影响分析 | 第107-108页 |
7.3 排污权拍卖中串谋问题博弈分析 | 第108-118页 |
7.3.1 拍卖在排污权交易中的应用 | 第108-110页 |
7.3.2 排污权拍卖中串谋形成及利益分配机制 | 第110-115页 |
7.3.3 排污权拍卖中串谋行为的预防机制 | 第115-118页 |
7.4 小结 | 第118-119页 |
8 结论与研究思考 | 第119-124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19-121页 |
8.2 相关建议 | 第121-122页 |
8.3 进一步研究思考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后记 | 第132-13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34-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