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光伏发电技术发展 | 第11-13页 |
1.2.1 国外光伏发电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光伏发电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1.3 光伏发电系统及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13-15页 |
1.3.1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 | 第13-15页 |
1.3.2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 第15页 |
1.4 模糊控制理论 | 第15-16页 |
1.5 电力调度 | 第16-17页 |
1.6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光伏电池特性 | 第19-25页 |
2.1 光伏电池 | 第19-22页 |
2.1.1 光伏电池原理 | 第19-22页 |
2.2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建立 | 第22-23页 |
2.3 光伏电池的电气特性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光伏发电能量系统的建模 | 第25-35页 |
3.1 光伏发电能量系统 | 第25页 |
3.2 蓄电池的基本特性及其剩余容量预测 | 第25-27页 |
3.2.1 蓄电池荷电状态与剩余容量 | 第25-26页 |
3.2.2 蓄电池剩余容量预测 | 第26-27页 |
3.3 光伏发电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 第27-33页 |
3.3.1 状态空间模型 | 第27-29页 |
3.3.2 状态空间模型的Simulink实现 | 第29-32页 |
3.3.3 仿真结果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 | 第35-47页 |
4.1 最大功率点追踪原理 | 第35页 |
4.2 直流斩波电路 | 第35-42页 |
4.2.1 直流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 | 第35-37页 |
4.2.2 BUCK降压变换电路 | 第37-39页 |
4.2.3 BOOST升压电路 | 第39-42页 |
4.3 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 | 第42-45页 |
4.3.1 恒定电压跟踪法 | 第42页 |
4.3.2 扰动观察法 | 第42-44页 |
4.3.3 导纳增量法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MPPT方法 | 第47-63页 |
5.1 模糊控制介绍 | 第47-50页 |
5.1.1 模糊控制概念 | 第47页 |
5.1.2 模糊控制器 | 第47-50页 |
5.2 基于模糊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50-52页 |
5.2.1 模糊控制的MPPT算法 | 第50页 |
5.2.2 模糊规则 | 第50-51页 |
5.2.3 隶属度函数以及及模糊的方法 | 第51-52页 |
5.3 模糊控制的扰动观察法 | 第52-53页 |
5.4 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53-61页 |
5.4.1 系统参数选择 | 第53-54页 |
5.4.2 模糊控制的MPPT仿真 | 第54-56页 |
5.4.3 P&O方法的建模与仿真 | 第56-58页 |
5.4.4 模糊控制与扰动观察双环控制的MPPT算法 | 第58-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3页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