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炼焦化学工业论文--煤的高温干馏论文--化学产品加工论文--沥青加工论文

氯苯与硝基苯改性煤沥青对制备针状焦结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1 针状焦的特点和性能指标第10-12页
        1.1.1 针状焦的特点第10-11页
        1.1.2 针状焦的性能指标第11-12页
    1.2 针状焦的成焦机理第12-14页
        1.2.1 液相炭化理论第12-14页
        1.2.2 气流拉焦第14页
    1.3 针状焦的工艺流程第14-17页
        1.3.1 原料预处理第14-16页
        1.3.2 延迟焦化第16页
        1.3.3 煅烧第16-17页
    1.4 针状焦原料沥青的改性方法第17-18页
        1.4.1 加氢改性法第17页
        1.4.2 烷基化改性法第17页
        1.4.3 共炭化改性法第17页
        1.4.4 催化改性法第17-18页
    1.5 针状焦影响因素第18-20页
        1.5.1 原料组成的影响第18-19页
        1.5.2 温度的影响第19页
        1.5.3 压力的影响第19页
        1.5.4 升温速率的影响第19-20页
        1.5.5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20页
        1.5.6 添加剂第20页
    1.6 针状焦的应用第20-22页
    1.7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性能表征手段第24-32页
    2.1 原料和设备第24-25页
    2.2 过程第25-32页
        2.2.1 一次喹啉不溶物的去除第25-26页
        2.2.2 原料改性第26-28页
        2.2.3 炭化第28页
        2.2.4 煅烧第28页
        2.2.5 分析第28-32页
第三章 硝基苯对煤沥青的改性及对针状焦结构影响第32-44页
    3.1 性质与结构第32-37页
        3.1.1 改性后煤沥青性质第32-33页
        3.1.2 粘度第33-34页
        3.1.3 FT-IR分析第34-35页
        3.1.4 TG分析第35-36页
        3.1.5 ~1H核磁共振谱分析(~1HNMR)第36-37页
    3.2 半焦的结构分析第37-41页
        3.2.1 炭化温度影响第37-38页
        3.2.2 半焦光学结构第38-39页
        3.2.3 产物半焦结构XRD分析第39-41页
    3.3 针状焦的结构分析第41-43页
        3.3.1 针状焦样光学结构第41-42页
        3.3.2 针状焦的结构XRD分析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氯苯类对煤沥青改性及对针状焦结构影响第44-56页
    4.1 结构与性质第44-49页
        4.1.1 改性后煤沥青性质第44-45页
        4.1.2 粘度第45页
        4.1.3 FT-IR分析第45-47页
        4.1.4 TG分析第47页
        4.1.5 ~1H核磁共振谱分析(~1HNMR)第47-49页
    4.2 半焦的结构分析第49-51页
        4.2.1 半焦光学结构第49-50页
        4.2.2 产物半焦结构XRD分析第50-51页
    4.3 针状焦的结构分析第51-53页
        4.3.1 针状焦样光学结构第51-52页
        4.3.2 针状焦的结构XRD分析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五章 两种改性剂效果比较第56-62页
    5.1 性质与结构第56-58页
        5.1.1 改性后煤沥青性质第56页
        5.1.2 FT-IR分析第56-57页
        5.1.3 TG分析第57-58页
    5.2 针状焦的结构分析第58-60页
        5.2.1 针状焦样光学结构第58-59页
        5.2.2 针状焦的结构XRD分析第59-60页
    5.3 机理分析第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电场对煤沥青半焦结构的影响第62-68页
    6.1 不同电场强度对电场强度对半焦结构的影响第62-64页
        6.1.1 不同电场强度对半焦光学结构的影响第62-63页
        6.1.2 不同电场强度的半焦XRD分析第63-64页
    6.2 不同升温速率下电场强度对半焦结构的影响第64-66页
        6.2.1 光学结构分析第64-65页
        6.2.2 XRD分析第65-66页
    6.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七章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产丁醇菌的诱变选育及发酵产丁醇研究
下一篇:镇痛肽EN-9和BN-9注射剂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