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16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15-16页
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概述第16-2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第16-18页
     ·区域产业布局与区域产业转移理论第18-20页
     ·企业迁移与产业转移理论第20-2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5页
   ·简评第25-26页
3. 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第26-36页
   ·产业转移的空间属性第26-30页
     ·产业转移与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第26-27页
     ·产业转移的内涵及其空间属性第27-28页
     ·产业转移的空间形态第28-30页
   ·产业转移的类型第30-32页
     ·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第30-31页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第31-32页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模型第32-36页
4. 我国东部向西部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原因第36-45页
   ·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第36-37页
   ·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第37-40页
     ·西部市场需求的吸引第37-38页
     ·东部地区要素供给与需求矛盾的推动第38-39页
     ·国家政策的诱导第39页
     ·参与更高层次国际产业分工的需要第39-40页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分析第40-45页
     ·承接产业转移是缩短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实现途径第40-42页
     ·承接产业转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的契机第42-43页
     ·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提高西部产业的科技总水平和形成产业规模经济第43页
     ·有利于缓解西部地区产业趋同现象第43-45页
5.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现状与问题第45-70页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第45-49页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自身优势第45-47页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自身劣势第47-49页
   ·重庆市产业发展概况第49-55页
     ·重庆市产业结构分析第49-53页
     ·重庆产业集群分析第53-55页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第55-66页
     ·重庆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现状第56-59页
     ·重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现状第59-65页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65-66页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第66-70页
     ·承接产业转移可能造成永久性经济差距第66-67页
     ·外资与内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和水平差距第67-68页
     ·承接产业转移加深了二元经济结构第68-69页
     ·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的冲突第69-70页
6.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研究第70-84页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及原则第70-71页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第71-76页
     ·跨区域要素注入模式第71-73页
     ·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第73-74页
     ·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第74-76页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第76-77页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第77-84页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对策第77-80页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对策第80-82页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企业对策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后记第87-89页
致谢第89-91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收入分配的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下一篇:对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基于L公司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