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信息资源及其管理论文

风险社会的信息管理与公共服务--以南码头街道“三个实有”信息平台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0页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背景第7页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价值第7-10页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第7-8页
        二、研究的主要观点第8页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第8-1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0-19页
    第一节 风险社会文献回顾第10-11页
        一、风险社会的提出第10-11页
        二、风险社会研究的流派与观点第11页
    第二节 信息管理文献回顾第11-14页
        一、国外关于信息管理研究的概述第11-12页
        二、信息管理研究在国内的发展第12页
        三、信息管理研究的主要派别第12-14页
    第三节 公共服务文献综述第14-15页
        一、公共服务的内涵第14页
        二、公共服务的提供第14-15页
    第四节 实施与应用第15-19页
        一、社区公共服务实践在国外的研究介绍第15-16页
        二、国外信息管理的实施概况第16页
        三、信息时代我国政府治理的变化第16-17页
        四、信息管理条件下我国公共服务的实施第17-19页
第三章 不确定性的治理:南码头路街道“三个实有”的案例分析第19-31页
    第一节 “三个实有”工作开展背景第19-20页
    第二节 南码头路街道“三个实有”工作开展历程第20-23页
        一、南码头路街道概况第20页
        二、建设历程第20-23页
    第三节 效用与初步应用第23-25页
    第四节 目前工作开展现状第25-28页
        一、工作交流情况第25-26页
        二、“三个实有”目前的工作措施第26页
        三、工作进展情况第26-27页
        四、面上推广第27-28页
    第五节 南码头路街道“三个实有”工作的动力分析第28-31页
        一、价值认同第28页
        二、政绩驱动第28-29页
        三、观念之争第29-30页
        四、核心团队凝聚力第30-31页
第四章 讨论与评价第31-40页
    第一节 “三个实有”:制度创新抑或“新瓶旧酒”?第31-32页
    第二节 “三个实有”的运作绩效考察第32-37页
        一、机制缺陷第33页
        二、制约因素第33-37页
    第三节 “三个实有”平台应用的可持续性与可推广性第37-40页
        一、应用现状第37-38页
        二、使用反馈第38-39页
        三、简要评价第39-40页
第五章 对策和建议第40-44页
    第一节 改善风险社会信息管理的外部环境第40-42页
        一、将信息管理上升到现代社会基层治理重要手段的高度第40-41页
        二、大力推动风险社会信息管理的基层实验与顶层设计第41页
        三、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第41-42页
    第二节 完善风险社会信息管理的内部运转第42-44页
        一、进一步寻求信息管理辅助风险治理的结合点第42-43页
        二、创新技术手段,提升风险社会信息管理的有效性第43页
        三、设计和完善运转机制,规避制度性风险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Chinese Context:Identifying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sumer Roles in A China-specific CSR Approach
下一篇: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家寻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