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页 |
1.3 项目研究目标、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9-11页 |
2 雷达发射机结构方案设计 | 第11-21页 |
2.1 某雷达对发射机需求 | 第11-12页 |
2.2 发射机的结构方案设计 | 第12-19页 |
2.2.1 发射机的工业造型设计 | 第12-13页 |
2.2.2 发射机的轻型化和加固设计 | 第13-14页 |
2.2.3 发射机的电磁兼容设计 | 第14-15页 |
2.2.4 发射机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设计 | 第15-16页 |
2.2.5 发射机的“三防”设计 | 第16-17页 |
2.2.6 发射机的热设计 | 第17-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发射机的结构设计 | 第21-28页 |
3.1 PRo/ENGINEER WILDFIRE 5.0软件介绍 | 第21页 |
3.2 建立发射机机壳三维模型 | 第21-27页 |
3.2.1 发射机机壳的零部件统计 | 第21-22页 |
3.2.2 紧固件库的建立及使用 | 第22-24页 |
3.2.3 特征库的建立及使用 | 第24-25页 |
3.2.4 发射机机壳设计中的Top-down技术 | 第25-26页 |
3.2.5 发射机机壳的建模和装配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机壳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 第28-43页 |
4.1 有限元法的原理 | 第28页 |
4.2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28-29页 |
4.3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第29页 |
4.4 有限元法的计算步骤 | 第29-31页 |
4.5 壳体的有限元分析 | 第31-42页 |
4.5.1 壳体模型的修改与简化 | 第31页 |
4.5.2 壳体模型的材料属性 | 第31-32页 |
4.5.3 壳体模型的接触副设置 | 第32-34页 |
4.5.4 壳体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4.5.5 壳体模型的载荷与约束设置 | 第35-36页 |
4.5.6 壳体模型的静力分析结果与后处理 | 第36页 |
4.5.7 壳体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36-39页 |
4.5.8 壳体的改进设计及分析 | 第39-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发射机热设计及仿真计算 | 第43-50页 |
5.1 发射机热设计软件介绍 | 第43页 |
5.2 发射机的冷却需求分析 | 第43-45页 |
5.3 发射机的热仿真分析 | 第45-49页 |
5.3.1 建立几何模型 | 第45-46页 |
5.3.2 划分网格 | 第46页 |
5.3.3 设置边界条件与设计参数 | 第46-47页 |
5.3.4 后处理 | 第47-48页 |
5.3.5 风管分析 | 第48-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发射机设计验证及评估 | 第50-54页 |
6.1 发射机力学实验 | 第50-51页 |
6.1.1 力学实验内容 | 第50页 |
6.1.2 力学实验设备 | 第50页 |
6.1.3 力学实验步骤及结果 | 第50-51页 |
6.2 发射机热测试 | 第51-53页 |
6.2.1 热测试内容 | 第51页 |
6.2.2 热测试设备 | 第51-52页 |
6.2.3 热测试步骤及结果 | 第52-5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