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 | 第11-13页 |
1.2.1 SCR 脱硝技术基本原理 | 第11页 |
1.2.2 SCR 脱硝催化剂 | 第11-13页 |
1.3 SCR 催化剂失活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失活 SCR 催化剂再生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5 再生催化剂 SO_2/SO_3转化率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5.1 SO_2氧化的危害 | 第17页 |
1.5.2 SO_2/SO_3转化机理 | 第17-18页 |
1.5.3 SO_2/SO_3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1.5.4 SO_2/SO_3转化率控制方法 | 第19-20页 |
1.6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6.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活性组分浸渍再生 SCR 催化剂及其脱硝活性 | 第22-30页 |
引言 | 第22页 |
2.1 双电层理论模型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2.2.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 | 第23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2.3 再生浸渍操作 | 第24页 |
2.2.4 催化剂分析检测 | 第24-26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2.3.1 V 的水解 | 第26-27页 |
2.3.2 催化剂在浸渍液中的溶液化学行为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Me 掺杂对再生催化剂 SO_2/SO_3转化率控制研究 | 第30-46页 |
引言 | 第3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3.1.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 | 第30-31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31页 |
3.1.3 再生催化剂制备 | 第31-32页 |
3.1.5 脱硝率与 SO_2/SO_3转化率测试 | 第32页 |
3.1.6 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32-33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3.2.1 钒负载量对再生催化剂 SO_2/SO_3转化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2 Me 掺杂对 SO_2/SO_3转化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6-40页 |
3.2.4 孔隙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3.2.5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1-42页 |
3.2.6 拉曼光谱分析 | 第42-44页 |
3.2.7 Me 掺杂催化剂原子电荷模拟计算 | 第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SCR 脱硝催化剂再生工程应用研究 | 第46-58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6页 |
4.2 再生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46-51页 |
4.2.1 催化剂失活情况分析 | 第46-51页 |
4.2.2 SCR 催化剂再生工艺 | 第51页 |
4.3 催化剂再生效果 | 第51-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结论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