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2000-2012年银川市PM10浓度统计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1.2 空气PM_(10)污染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国外空气污染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空气污染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9-21页
    2.1 资料说明第19页
    2.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2.1 大气混合层厚度的国家标准计算法第19页
        2.2.2 污染指数计算方法第19-20页
        2.2.3 统计方法第20-21页
第三章 银川市气候特征及PM_(10)污染气象条件分析第21-25页
    3.1 银川市自然环境及天气气候特征第21-22页
    3.2 宁夏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第四章 2000-2012年银川市PM_(10)统计特征及变化规律第25-34页
    4.1 银川市PM_(10)浓度年际变化第25-28页
        4.1.1 PM_(10)浓度年际变化第25-27页
        4.1.2 PM_(10)污染指数年际变化第27-28页
    4.2 银川市PM_(10)月、季变化特征第28-31页
        4.2.1 PM_(10)浓度月、季变化第28-29页
        4.2.2 污染指数月、季变化第29-31页
    4.3 银川市PM_(10)日变化第31-33页
        4.3.1 非污染日PM_(10)浓度日变化第31-32页
        4.3.2 污染日PM_(10)日变化第32-33页
    4.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银川市PM_(10)浓度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第34-48页
    5.1 PM_(10)浓度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第34-36页
    5.2 气象因子影响PM_(10)的过程和机理第36-46页
        5.2.1 气压对PM_(10)浓度的影响第36-38页
        5.2.2 气温对PM_(10)浓度的影响第38-39页
        5.2.3 PM_(10)浓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第39-41页
        5.2.4 PM_(10)浓度与风的关系第41-43页
        5.2.5 降水对PM_(10)的净化第43-44页
        5.2.6 混合层厚度对PM_(10)浓度影响第44-46页
    5.3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六章 银川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潜势预报方法研究第48-53页
    6.1 定义第48-49页
    6.2 方法第49页
    6.3 指标判别第49-50页
    6.4 预报产品第50-52页
    6.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53-54页
    7.1 结论第53页
    7.2 讨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58页
    一、发表论文第57页
    二、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煤电厂33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技术改造
下一篇:威海港VTS区域船舶通航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