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铸造多晶硅热流场模拟与实验设备的改进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2 太阳能级硅提纯技术研究概况第11-19页
        1.2.1 冶金法及制备工艺概述第11-14页
        1.2.2 太阳能级多晶硅品质研究概述第14-18页
        1.2.3 定向凝固法生长多晶硅概况第18-19页
    1.3 太阳能级硅定向凝固制备方法简介第19-24页
        1.3.1 浇铸法第19-20页
        1.3.2 布里奇曼法第20-21页
        1.3.3 热交换法第21-22页
        1.3.4 电磁铸造法第22-23页
        1.3.5 定向凝固系统法第23-24页
    1.4 数值模拟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第24-27页
    1.5 电磁场在硅材料成形中应用的研究概况第27-28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8-29页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页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铸造多晶硅定向生长过程的多物理场系统第29-51页
    2.1 定向凝固法铸造多晶硅研究第29-37页
        2.1.1 多晶硅生长过程中溶质的分凝第29-30页
        2.1.2 定向凝固基本原理第30-32页
        2.1.3 定向凝固过程传热及工艺参数第32-37页
    2.2 多晶硅的定向凝固特性第37-43页
        2.2.1 太阳能级多晶硅柱状晶的生长条件及组织特征第37-38页
        2.2.2 定向凝固过程中多晶硅的固液界面形态第38-42页
        2.2.3 多晶硅定向凝固过程中的偏析现象第42-43页
    2.3 影响热流场的因素第43页
    2.4 铸锭炉物理模型第43-44页
    2.5 多物理场系统描述第44-47页
        2.5.1 热场物理模式第45-46页
        2.5.2 流场物理模式第46-47页
        2.5.3 浓度场物理模式第47页
    2.6 边界条件第47-50页
        2.6.1 温度边界条件第47-48页
        2.6.2 流场边界条件第48-49页
        2.6.3 浓度场边界条件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铸造多晶硅热流场模拟研究第51-64页
    3.1 有限元法和软件第51-52页
    3.2 形状函数第52-53页
    3.3 收敛条件第53-54页
    3.4 求解流程第54-58页
        3.4.1 构建物理模型第55页
        3.4.2 元素型式、控制方程和材料定义第55-56页
        3.4.3 边界条件第56-57页
        3.4.4 网格划分第57页
        3.4.5 求解计算第57-58页
    3.5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8-63页
        3.5.1 无因次参数第58-59页
        3.5.2 多晶硅晶体生长各阶段的热场分析第59-60页
        3.5.3 多晶硅晶体生长各阶段的流场分析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多晶硅实验设备中的轴向磁场和氩气导流装置第64-83页
    4.1 轴向磁场装置第64-71页
        4.1.1 电磁场作用机理分析第64-65页
        4.1.2 电磁场物理模式第65-67页
        4.1.3 物理模型分析第67-68页
        4.1.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8-71页
    4.2 氩气导流装置第71-81页
        4.2.1 多晶硅生长过程中的气体保护简介第71页
        4.2.2 硅中挥发性元素的蒸发理论分析第71-72页
        4.2.3 铸造多晶硅中氧杂质的传输机制第72-75页
        4.2.4 氩气流场分析第75-78页
        4.2.5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78-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6页
    5.1 结论第83-84页
    5.2 展望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沼渣、沼液在茄子无土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研究--以唐山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