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液质联用与食品安全简介 | 第12-13页 |
1.1.1 液质联用简介 | 第12页 |
1.1.2 食品安全简介 | 第12-13页 |
1.2 食品安全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现状 | 第13页 |
1.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中的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农药残留的检测 | 第14页 |
1.3.2 兽药残留的检测 | 第14-15页 |
1.3.3 非法添加物的检测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6-18页 |
1.4.1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加工肉制品中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含量 | 第18-29页 |
2.1 前言 | 第18-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0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19页 |
2.2.2 标准溶液 | 第19页 |
2.2.3 测定条件 | 第19-20页 |
2.2.4 样品处理 | 第2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0-28页 |
2.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0-21页 |
2.3.2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 第21-22页 |
2.3.3 洗脱液的选择 | 第22页 |
2.3.4 两种色谱/质谱方法的对比 | 第22-23页 |
2.3.5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23页 |
2.3.6 两种提取方法对比 | 第23-24页 |
2.3.7 方法学验证 | 第24-25页 |
2.3.8 稳定性实验 | 第25页 |
2.3.9 模拟食品加工 | 第25-28页 |
2.3.10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乌洛托品 | 第29-40页 |
3.1 前言 | 第29-3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3.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30页 |
3.2.3 LC-MS/MS 分析条件 | 第30-31页 |
3.2.4 样品处理 | 第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3.3.1 质谱条件优化 | 第31-32页 |
3.3.2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32页 |
3.3.3 稳定性实验 | 第32-34页 |
3.3.4 样品前处理的选择 | 第34页 |
3.3.5 质谱定性与定量 | 第34-37页 |
3.3.6 方法学验证 | 第37-38页 |
3.3.7 干扰试验 | 第38页 |
3.3.8 实际样品测定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鱼制品中五种常见碱性染料 | 第40-48页 |
4.1 前言 | 第40-4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41页 |
4.2.2 LC-MS/MS 分析条件 | 第41页 |
4.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1-42页 |
4.2.4 样品处理 | 第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4.3.1 质谱条件优化 | 第42-44页 |
4.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44-45页 |
4.3.3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 第45页 |
4.3.4 线性范围、检出限及精密度实验 | 第45-46页 |
4.3.5 精密度、稳定性 | 第46页 |
4.3.6 加标回收试验 | 第46页 |
4.3.7 实际样品测定 | 第46页 |
4.4 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1 结论 | 第48-49页 |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49页 |
3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