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与标准的寻求:美国院校调查运动研究(1908-1943)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30页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第一章 院校调查的原因和背景分析 | 第30-68页 |
第一节 高等教育质量和管理问题凸显 | 第30-51页 |
一、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 | 第31-38页 |
二、大学管理的复杂化 | 第38-42页 |
三、高等教育系统化管理问题 | 第42-47页 |
四、大学标准化管理问题 | 第47-51页 |
第二节 效率时代的价值风尚 | 第51-61页 |
一、实用价值指导下的效率追求 | 第51-54页 |
二、效率至上的科学管理 | 第54-58页 |
三、公众眼中的大学效率-社会问责 | 第58-61页 |
第三节 教育科学化的追求和统计、测量技术的发展 | 第61-64页 |
一、教育科学化的追求 | 第61-62页 |
二、统计、测量技术的发展 | 第62-64页 |
第四节 调查时代的来临 | 第64-68页 |
一、高等教育的批评 | 第64页 |
二、社会调查 | 第64-65页 |
三、一般调查运动 | 第65-68页 |
第二章 院校调查的历史发展 | 第68-110页 |
第一节 院校调查的先驱努力 | 第68-77页 |
一、早期调查活动 | 第68-70页 |
二、大学标准化调查 | 第70-77页 |
第二节 院校调查的初期发展(1908-1915) | 第77-90页 |
一、院校调查开始的标志—奥伯林的自我调查 | 第77-79页 |
二、院校调查运动的推进—卡内基和教育局的调查活动 | 第79-84页 |
三、调查运动的全面发展—其他组织的调查实践 | 第84-90页 |
第三节 院校调查的蓬勃发展(1915-1943) | 第90-108页 |
一、声势浩大的联邦或地方性调查 | 第93-101页 |
二、系统化的州调查 | 第101-103页 |
三、全面深入的自我调查 | 第103-108页 |
第四节 院校调查的后续之声(1943-1949) | 第108-110页 |
一、核心价值观的转变 | 第108页 |
二、1943-1949年间开展的主要调查 | 第108-110页 |
第三章 院校调查的内容 | 第110-162页 |
第一节 州级层面的治理机制—高教系统化调查 | 第110-129页 |
一、州级治理状况调查 | 第111-113页 |
二、机构职能调查 | 第113-117页 |
三、系统化管理调查 | 第117-125页 |
四、社会需求调查 | 第125-129页 |
第二节 大学自治的组织基础—大学内部组织结构调查 | 第129-151页 |
一、大学董事会调查 | 第129-135页 |
二、大学行政管理调查 | 第135-140页 |
三、大学校长和校长办公室调查 | 第140-142页 |
四、大学财政调查 | 第142-151页 |
第三节 大学标准的建立—大学办学标准调查 | 第151-159页 |
一、医学教育标准—《弗莱克斯纳报告》 | 第152-155页 |
二、初级学院运行标准调查 | 第155-159页 |
第四节 大学教师调查 | 第159-162页 |
一、学术自由 | 第159页 |
二、大学教师的任期与选拔 | 第159-160页 |
三、科研和教学工作量 | 第160-162页 |
第四章 院校调查运动的历史影响 | 第162-179页 |
第一节 认证管理和标准化建设 | 第162-168页 |
一、认证管理 | 第162-166页 |
二、大学机构的标准化建设 | 第166-168页 |
第二节 大学现代管理方式的确立 | 第168-173页 |
一、系统化管理的建立 | 第168-170页 |
二、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发展 | 第170-171页 |
三、高校数据信息建设 | 第171-173页 |
第三节 院校调查与院校控制和自治 | 第173-176页 |
一、提升院校自治的能力 | 第173-174页 |
二、院校控制和自治 | 第174-176页 |
三、院校之间的协调 | 第176页 |
第四节 高校管理的其他变革 | 第176-179页 |
一、通识课程改革 | 第176页 |
二、学生管理变革 | 第176-177页 |
三、校园生活管理改革 | 第177-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87页 |
后记 | 第187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187-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