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天文学论文--恒星天文学、星系天文学、宇宙学论文--河外星系论文--星系核的活动(包括爆发)论文

活动星系核中等宽度发射线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46页
    1.1 活动星系核简介第22-39页
        1.1.1 基本观测现象第22-23页
        1.1.2 连续谱辐射第23-25页
        1.1.3 发射线辐射第25-31页
        1.1.4 统一模型与尘埃环第31-39页
    1.2 中等宽度发射区的研究现状与困难第39-44页
        1.2.1 研究现状第39-42页
        1.2.2 遇到的困难第42-44页
    1.3 本文的研究计划第44-46页
第二章 利用尘埃环作为天然“日冕仪”探测部分类星体的中等宽度发射线第46-78页
    2.1 引言第46-47页
    2.2 OI 287第47-67页
        2.2.1 观测与数据处理第47-49页
        2.2.2 数据分析和结果第49-59页
        2.2.3 讨论与结论第59-67页
    2.3 类似OI287高红移类星体样本第67-75页
        2.3.1 样本选取第67-73页
        2.3.2 统计分析第73-75页
    2.4 小结第75-78页
第三章 利用强中等宽度发射线诊断尘埃环处气体的物理性质第78-108页
    3.1 引言第78-79页
    3.2 SDSS J2324-0946第79-95页
        3.2.1 观测与数据处理第79-82页
        3.2.2 数据分析和结果第82-84页
        3.2.3 讨论与结论第84-95页
    3.3 强中等宽度发射线活动星系核样本的统计性质第95-107页
        3.3.1 高红移样本:紫外发射线第95-100页
        3.3.2 低红移样本:光学发射线第100-107页
    3.4 小结第107-108页
第四章 中等宽度发射区的统计研究第108-118页
    4.1 引言第108页
    4.2 样本与测量第108-111页
        4.2.1 样本选取第108-109页
        4.2.2 光谱分析第109-111页
    4.3 中等宽度发射区到中心黑洞的距离与尘埃环内半径的比较第111-115页
        4.3.1 中等宽度发射区到中心黑洞距离的估算第111-114页
        4.3.2 尘埃环内半径的估算第114页
        4.3.3 比较结果第114-115页
    4.4 中等宽度发射线对测量黑洞质量的影响与应用第115-116页
    4.5 小结第116-11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18-122页
    5.1 总结第118-120页
    5.2 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2页
附录A 活动星系核光谱中常见发射线第132-134页
附录B 通过减弱BEL来提高IEL测量精度的模拟第134-138页
致谢第138-14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碰撞激波中的离子动力学和结构演化
下一篇:北京谱仪Ⅲ实验上e~+e~-→ηJ/ψ截面的测量和J/ψ→ηK(?)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