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1.4 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2.1 泛北部湾国家投资环境比较研究综述 | 第13页 |
2.2.2 泛北部湾各国投资环境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3 泛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投资硬环境比较研究 | 第16-24页 |
3.1 地理区位 | 第16-18页 |
3.2 资源禀赋 | 第18-19页 |
3.3 基础设施 | 第19-22页 |
3.3.1 邮电通讯 | 第19-20页 |
3.3.2 运输条件 | 第20-2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4 泛北部湾国家投资软环境比较研究 | 第24-38页 |
4.1 政治法律因素 | 第24-28页 |
4.1.1 政治特征 | 第24-25页 |
4.1.2 政治稳定程度 | 第25-26页 |
4.1.3 法制环境 | 第26-27页 |
4.1.4 优惠政策 | 第27-28页 |
4.2 经济因素 | 第28-31页 |
4.2.1 经济现状 | 第28-29页 |
4.2.2 发展水平 | 第29-31页 |
4.2.3 产业结构 | 第31页 |
4.3 社会文化因素 | 第31-34页 |
4.3.1 社会特征 | 第32-33页 |
4.3.2 劳动力成本 | 第33页 |
4.3.3 劳动力素质 | 第33-34页 |
4.4 技术因素 | 第34-36页 |
4.4.1 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 第34-35页 |
4.4.2 技术发展状况 | 第35-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泛北部湾国家投资环境实证分析 | 第38-54页 |
5.1 实证分析过程设计 | 第38-50页 |
5.1.1 变量选取及来源 | 第38-39页 |
5.1.2 数据调整及处理 | 第39-41页 |
5.1.3 计算过程 | 第41-50页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5.2.1 泛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投资硬环境得分及分析 | 第50-51页 |
5.2.2 泛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投资软环境得分及分析 | 第51-52页 |
5.2.3 泛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投资环境综合得分及分析 | 第52-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泛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投资环境评价及对中国投资者建议 | 第54-62页 |
6.1 菲律宾投资环境评价及对中国投资者的建议 | 第54-55页 |
6.1.1 菲律宾投资环境优势及劣势 | 第54-55页 |
6.1.2 对投资菲律宾的建议及启示 | 第55页 |
6.2 马来西亚投资环境评价及对中国投资者的建议 | 第55-56页 |
6.2.1 马来西亚投资环境优势及劣势 | 第55-56页 |
6.2.2 对投资马来西亚的建议及启示 | 第56页 |
6.3 泰国投资环境评价及对中国投资者的建议 | 第56-57页 |
6.3.1 泰国投资环境优势及劣势 | 第56-57页 |
6.3.2 对投资泰国的建议及启示 | 第57页 |
6.4 文莱投资环境评价及对中国投资者的建议 | 第57-58页 |
6.4.1 文莱投资环境优势及劣势 | 第57-58页 |
6.4.2 对投资文莱的建议及启示 | 第58页 |
6.5 新加坡投资环境评价及对中国投资者的建议 | 第58-59页 |
6.5.1 新加坡投资环境优势及劣势 | 第58-59页 |
6.5.2 对投资新加坡的建议及启示 | 第59页 |
6.6 印度尼西亚投资环境评价及对中国投资者的建议 | 第59-60页 |
6.6.1 印度尼西亚投资环境优势及劣势 | 第59-60页 |
6.6.2 对投资印度尼西亚的建议及启示 | 第60页 |
6.7 越南投资环境评价及对中国投资者的建议 | 第60-62页 |
6.7.1 越南投资环境优势及劣势 | 第60-61页 |
6.7.2 对投资越南的建议及启示 | 第61-6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7.1 结论 | 第62页 |
7.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