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基于RUMIC2009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17页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论文安排与技术路线图 | 第17-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论文安排 | 第18-20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1.5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1-23页 |
1.6.1 可能的创新 | 第21页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第23-29页 |
2.1 使用社会资本寻职的农民工特征分析 | 第23-25页 |
2.2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 | 第25-29页 |
2.2.1 聘约数量与农民工工资 | 第25-26页 |
2.2.2 认同、信任程度与农民工工资 | 第26页 |
2.2.3 匹配程度与农民工工资 | 第26-27页 |
2.2.4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代际差异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估计模型 | 第29-33页 |
3.1 基本估计策略 | 第29页 |
3.2 自我选择问题说明 | 第29-30页 |
3.3 内生转换模型的介绍与建构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实证检验 | 第33-47页 |
4.1 农民工使用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 第33-39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4.1.2 变量选择 | 第33-35页 |
4.1.3 描述性统计 | 第35-37页 |
4.1.4 Probit回归结果 | 第37-39页 |
4.2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代际差异视角 | 第39-47页 |
4.2.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第39-42页 |
4.2.2 OLS和ESRM回归结果 | 第42-45页 |
4.2.3 稳健性分析—2SLS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5.1 结论 | 第47-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