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致密储层的概念 | 第10-11页 |
1.2.2 致密储层渗吸特征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3.3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多孔介质渗吸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第15-29页 |
2.1 多孔介质中的渗吸过程 | 第15-17页 |
2.2 影响多孔介质渗吸的因素 | 第17-18页 |
2.3 渗吸的经典模型 | 第18-24页 |
2.3.1 简化模型 | 第18-21页 |
2.3.2 多孔介质渗吸模型 | 第21-24页 |
2.4 渗吸的评价方法 | 第24-28页 |
2.4.1 实验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2.4.2 渗吸实验结果表征方法 | 第25-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3.1 致密气层渗吸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3.1.1 高度法 | 第29-31页 |
3.1.2 单向法 | 第31-32页 |
3.2 渗吸对气体渗流能力评价方法 | 第32页 |
3.2.1 实验流体与岩心 | 第32页 |
3.2.2 实验步骤 | 第32页 |
3.3 致密油层渗吸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3.3.1 实验岩心和流体 | 第33页 |
3.3.2 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Y致密气层渗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35-67页 |
4.1 Y致密气层渗吸曲线特征 | 第35页 |
4.2 储层物性对渗吸的影响过程 | 第35-45页 |
4.2.1 利用无因次时间处理得到的渗吸曲线特征 | 第40-42页 |
4.2.2 利用时间平方根处理得到的渗吸曲线特征 | 第42-44页 |
4.2.3 渗吸水量与渗透率的关系 | 第44-45页 |
4.2.4 渗吸水量与孔隙度的关系 | 第45页 |
4.3 岩性对渗吸过程的影响 | 第45-49页 |
4.3.1 同一层段岩性对渗吸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2 不同层段岩性对渗吸的影响 | 第47-49页 |
4.4 孔隙结构对渗吸过程的影响 | 第49-53页 |
4.4.1 同一层段孔隙结构对渗吸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2 不同层段孔隙结构对渗吸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 粘土矿物对渗吸过程的影响 | 第53-56页 |
4.5.1 同一层段粘土矿物对渗吸的影响 | 第53-55页 |
4.5.2 不同层段粘土矿物对渗吸的影响 | 第55-56页 |
4.6 裂缝对渗吸过程的影响 | 第56-58页 |
4.7 实验条件对渗吸过程的影响 | 第58-60页 |
4.7.1 边界条件的影响 | 第58页 |
4.7.2 初始条件的影响 | 第58-60页 |
4.8 研究区渗吸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第60-6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Y致密气层渗吸特征对气体渗流能力的影响特征 | 第67-83页 |
5.1 地层水渗吸侵入后的渗吸特征 | 第67-71页 |
5.2 侵入水的扩散分布对气体渗流能力的影响 | 第71-74页 |
5.3 影响水侵入、扩散及渗透率恢复的主要因素 | 第74-81页 |
5.3.1 初始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 第74-76页 |
5.3.2 孔隙结构的影响 | 第76-80页 |
5.3.3 岩性及其成分特征的影响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H致密油层水渗吸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83-95页 |
6.1 研究区储层岩石渗吸水能力评价 | 第83页 |
6.2 致密油藏渗吸特征 | 第83-88页 |
6.2.1 渗吸水实验结果 | 第83-86页 |
6.2.2 渗吸特征分析 | 第86-88页 |
6.3 影响致密储层渗吸特征因素分析 | 第88-91页 |
6.3.1 储层岩石润湿性影响分析 | 第88-89页 |
6.3.2 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影响分析 | 第89-91页 |
6.4 模型对及实验数据拟合结果 | 第91-9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