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10-2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 1.1.1 商业综合体存量过剩 | 第10-12页 |
| 1.1.2 民众消费方式转变 | 第12-14页 |
| 1.1.3 同质化竞争严重 | 第14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20页 |
| 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 1.4.1 商业综合体 | 第20-21页 |
| 1.4.2 活力再生 | 第21页 |
| 1.4.3 优化 | 第21页 |
| 1.5 研究方法及理论框架 | 第21-24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1.5.2 理论框架 | 第23-24页 |
| 2 商业综合体活力再生相关概述 | 第24-31页 |
| 2.1 活力再生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 2.1.1 与活力相关的理论阐述 | 第24-25页 |
| 2.1.2 与再生相关的理论阐述 | 第25-26页 |
| 2.2 商业综合体活力再生基本认识 | 第26-27页 |
| 2.2.1 商业综合体活力再生必要性 | 第26-27页 |
| 2.2.2 商业综合体活力评价指标 | 第27页 |
| 2.3 商业综合体活力再生实践研究 | 第27-30页 |
| 2.3.1 南宁梦之岛购物中心建筑改造 | 第27-28页 |
| 2.3.2 太原郝庄服装批发商场内部空间改造 | 第28-29页 |
| 2.3.3 南京玉桥商业广场建筑改造 | 第29-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基于活力再生的商业综合体现状调研 | 第31-44页 |
| 3.1 商业综合体活力构成要素 | 第31-32页 |
| 3.1.1 来源-人的活动 | 第31-32页 |
| 3.1.2 条件-场所 | 第32页 |
| 3.2 现状调研概况 | 第32-43页 |
| 3.2.1 问卷调研 | 第33-34页 |
| 3.2.2 实地走访 | 第34-43页 |
| 3.3 调研结果归纳 | 第43-44页 |
| 4 商业综合体活力不足影响要素分析 | 第44-66页 |
| 4.1 业态组成分析 | 第44-49页 |
| 4.1.1 业态种类选择混乱 | 第44-46页 |
| 4.1.2 业态分布缺乏统筹规划 | 第46-48页 |
| 4.1.3 业态配比不适应新时期消费模式 | 第48-49页 |
| 4.2 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第49-55页 |
| 4.2.1 空间组织形式分析 | 第49-52页 |
| 4.2.2 建筑外立面形式老旧 | 第52-53页 |
| 4.2.3 仓储及服务配套设施匮乏 | 第53-55页 |
| 4.3 交通流线分析 | 第55-60页 |
| 4.3.1 交通可达性较差 | 第55-56页 |
| 4.3.2 停车空间问题严重 | 第56-59页 |
| 4.3.3 内部流线及导向系统不合理 | 第59-60页 |
| 4.4 物理环境分析 | 第60-65页 |
| 4.4.1 声环境舒适度较低 | 第61-63页 |
| 4.4.2 光环境体验较差 | 第63-64页 |
| 4.4.3 空气质量较差 | 第64-6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商业综合体活力再生设计策略 | 第66-105页 |
| 5.1 完善业态适应性 | 第66-73页 |
| 5.1.1 灵活选择业态种类 | 第67-69页 |
| 5.1.2 统筹规划业态分布 | 第69-72页 |
| 5.1.3 合理优化业态配比 | 第72-73页 |
| 5.2 优化空间品质 | 第73-81页 |
| 5.2.1 合理选择空间组织形式 | 第73-76页 |
| 5.2.2 建筑外立面更新 | 第76-79页 |
| 5.2.3 增加服务配套功能空间 | 第79-81页 |
| 5.3 改善交通流线 | 第81-94页 |
| 5.3.1 提升交通可达性 | 第81-84页 |
| 5.3.2 优化停车空间 | 第84-89页 |
| 5.3.3 完善内部流线及导向系统 | 第89-94页 |
| 5.4 提升物理环境品质 | 第94-103页 |
| 5.4.1 室内声环境优化 | 第94-98页 |
| 5.4.2 室内光环境优化 | 第98-101页 |
| 5.4.3 空气环境优化 | 第101-10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 6 上海徐汇区六百商厦活力再生改造优化设计 | 第105-117页 |
| 6.1 项目概况 | 第105-106页 |
| 6.2 项目现状问题分析 | 第106-109页 |
| 6.2.1 交通流线混杂 | 第106-107页 |
| 6.2.2 建筑形象与徐家汇定位不符且与汇金缺乏联系 | 第107-108页 |
| 6.2.3 二层连廊动线不畅 | 第108页 |
| 6.2.4 层高低且与汇金不统一 | 第108-109页 |
| 6.2.5 地下空间未充分利用 | 第109页 |
| 6.3 优化改造设计 | 第109-116页 |
| 6.3.1 业态组成与商业动线优化 | 第109-111页 |
| 6.3.2 空间组织形式优化 | 第111-112页 |
| 6.3.3 构建多层次开放空间 | 第112页 |
| 6.3.4 改善交通流线 | 第112-114页 |
| 6.3.5 形体生成 | 第114页 |
| 6.3.6 立面优化设计 | 第114-116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 结论 | 第117-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0页 |
| 附录A 商户问卷调查 | 第120-121页 |
| 附录B 消费者问卷调查 | 第121-12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3-124页 |
| 致谢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