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吸附性二氧化锡电极制备及电催化性能表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水污染问题第11页
        1.1.2 难降解有机物的分类和危害第11-12页
        1.1.3 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第12-13页
    1.2 电化学氧化技术概述第13-17页
        1.2.1 有机物的电化学氧化机理第13-15页
        1.2.2 电极材料的开发研究第15-16页
        1.2.3 钛基金属氧化物电极第16-17页
    1.3 介孔材料概述第17-18页
        1.3.1 介孔材料的特征第17-18页
        1.3.2 介孔二氧化锡的研究进展第18页
    1.4 电吸附技术概述第18-19页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9-21页
        1.5.1 课题的研究思路第19-20页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电极制备条件的优化研究第21-34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1-22页
        2.2.1 实验仪器第21-22页
        2.2.2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22页
    2.3 电极的制备方法第22-23页
        2.3.1 TiO_2纳米管的制备第22页
        2.3.2 掺锑二氧化锡活性层的制备第22-23页
    2.4 电极的表征方法第23-24页
        2.4.1 电极的表面形貌第23页
        2.4.2 电极的晶体结构第23页
        2.4.3 电极的比表面积第23-24页
        2.4.4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24页
    2.5 制备条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第24-33页
        2.5.1 模板剂用量的影响第24-26页
        2.5.2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26-28页
        2.5.3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28-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电极性能的表征第34-43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4-35页
        3.2.1 实验仪器第34-35页
        3.2.2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35页
    3.3 电极的制备方法第35-36页
        3.3.1 刷涂热氧化法制备Ti/SnO_2-Sb电极第35页
        3.3.2 电沉积制备TiO_2-NTs/SnO_2-Sb电极第35-36页
        3.3.3 模板辅助电沉积制备TiO_2-NTs/SnO_2-Sb电极第36页
    3.4 电极的表征和分析方法第36-37页
        3.4.1 电极形貌和晶体结构表征第36页
        3.4.2 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6-37页
    3.5 电极性能研究第37-42页
        3.5.1 电极形貌分析第37页
        3.5.2 元素定量分析第37-38页
        3.5.3 晶体结构分析第38-39页
        3.5.4 线性极化曲线第39-41页
        3.5.5 循环伏安曲线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电化学氧化法降解水中苯甲酸第43-54页
    4.1 苯甲酸简介第43页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43-45页
        4.2.1 实验仪器第43-44页
        4.2.2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44页
        4.2.3 实验方法第44-45页
        4.2.4 分析方法第45页
    4.3 电化学氧化法的反应动力学分析第45-47页
        4.3.1 不同方法制备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第45-46页
        4.3.2 反应能耗第46-47页
    4.4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第47-51页
        4.4.1 初始浓度第47页
        4.4.2 电流密度第47-48页
        4.4.3 电解质浓度第48-49页
        4.4.4 溶液酸碱性第49-51页
    4.5 苯甲酸在电极上的降解过程第51-52页
    4.6 电吸附动力学第52-53页
    4.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6页
    5.1 结论第54-55页
    5.2 建议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卟啉的新型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及其核酸蛋白分析应用研究
下一篇:单分散主链偶氮苯环状大分子的精密合成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