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轨旁控制单元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发展过程及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发展过程及现状 | 第10-11页 |
1.3 现代有轨电车适应性分析 | 第11-13页 |
1.3.1 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点 | 第11-12页 |
1.3.2 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征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1 组织结构 | 第13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 现代有轨电车道岔控制关键技术分析 | 第14-20页 |
2.1 关键技术的设计基础 | 第14-15页 |
2.1.1 设计依据分析 | 第14页 |
2.1.2 应用特点分析 | 第14-15页 |
2.2 关键技术的功能原理 | 第15-16页 |
2.2.1 基本功能分析 | 第15页 |
2.2.2 工作场景分析 | 第15-16页 |
2.3 道岔控制的技术设计 | 第16-19页 |
2.3.1 技术设计思路 | 第16-17页 |
2.3.2 道岔控制流程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正线道岔轨旁控制单元设计与分析 | 第20-33页 |
3.1 道岔控制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3.2 道岔控制模式分析 | 第21-22页 |
3.2.1 自动控制模式 | 第21页 |
3.2.2 人工控制模式 | 第21-22页 |
3.2.3 其他控制模式 | 第22页 |
3.3 道岔控制方案设计 | 第22-32页 |
3.3.1 无线通信方式比选 | 第24-27页 |
3.3.2 道岔分散控制方案 | 第27-29页 |
3.3.3 道岔控制单元功能 | 第29-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正线道岔轨旁控制单元硬软件设计 | 第33-45页 |
4.1 列车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 第33-34页 |
4.2 道岔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第34-40页 |
4.2.1 微处理器电路 | 第35-36页 |
4.2.2 检测电路 | 第36-37页 |
4.2.3 驱动电路 | 第37-38页 |
4.2.4 表示电路 | 第38-39页 |
4.2.5 通信电路 | 第39-40页 |
4.3 道岔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第40-44页 |
4.3.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40-42页 |
4.3.2 通信协议分析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正线道岔轨旁控制单元RAMS分析 | 第45-54页 |
5.1 控制单元可靠性评估 | 第45-49页 |
5.1.1 可靠性框图 | 第45页 |
5.1.2 可靠性计算 | 第45-48页 |
5.1.3 可修复时间 | 第48-49页 |
5.2 控制单元安全性评估 | 第49-51页 |
5.2.1 故障树分析 | 第49-50页 |
5.2.2 安全性计算 | 第50-51页 |
5.3 控制单元抗干扰性评估 | 第51-53页 |
5.3.1 模拟测试平台 | 第51-52页 |
5.3.2 模拟测试结果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