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黑色素概述 | 第16-23页 |
1.1.1 黑色素资源 | 第16页 |
1.1.2 黑色素分类 | 第16-17页 |
1.1.3 黑色素结构解析 | 第17-19页 |
1.1.4 黑色素合成途径 | 第19-20页 |
1.1.5 黑色素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21页 |
1.1.6 黑色素特性及应用 | 第21-23页 |
1.2 粒毛盘菌黑色素研究状况 | 第23-24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粒毛盘菌YM226胞内均一性黑色素结构解析 | 第26-32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2.2.1 菌株及材料 | 第26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2.3.1 元素分析 | 第27页 |
2.3.2 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分析 | 第27页 |
2.3.3 核磁分析 | 第27页 |
2.3.4 质谱分析 | 第27页 |
2.4 结果 | 第27-30页 |
2.4.1 LM元素分析结果 | 第27页 |
2.4.2 L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27-28页 |
2.4.3 LM红外光谱 | 第28页 |
2.4.4 LM电子自旋共振光谱 | 第28-29页 |
2.4.5 LM核磁共振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2.4.6 LM质谱分析结果 | 第30页 |
2.5 讨论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LM的分子修饰及其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活性 | 第32-41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材料 | 第32-33页 |
3.2.1 粒毛盘菌黑色素 | 第32页 |
3.2.2 试剂及药品 | 第32-33页 |
3.2.3 仪器及设备 | 第33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3.3.1 LM的氨基葡萄糖修饰 | 第33页 |
3.3.2 LM及GLM的水溶解度测定 | 第33-34页 |
3.3.3 GLM的结构验证 | 第34页 |
3.3.4 动物分组和实验设计 | 第34页 |
3.3.5 生化检测 | 第34页 |
3.3.6 组织学分析 | 第34页 |
3.3.7 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3.4 结果 | 第35-39页 |
3.4.1 黑色素衍生物的结构验证 | 第35-36页 |
3.4.2 LM和GLM预处理对血清ALT和AST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3.4.3 LM和GLM预处理对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4 LM和GLM预处理对肝脏炎性应激的影响 | 第37页 |
3.4.5 LM和GLM预处理对肝脏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37-39页 |
3.5 讨论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LM-Fe复合物对缺铁性贫血小鼠的恢复作用 | 第41-50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材料 | 第41-42页 |
4.2.1 粒毛盘菌黑色素 | 第41页 |
4.2.2 试剂及药品 | 第41-42页 |
4.2.3 仪器及设备 | 第42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4.3.1 粒毛盘菌黑色素铁的制备及表征 | 第42-43页 |
4.3.2 动物及分组 | 第43页 |
4.3.3 样品收集 | 第43页 |
4.3.4 血液指标测定 | 第43页 |
4.3.5 肝脏和脾脏中铁含量测定 | 第43页 |
4.3.6 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生产测定 | 第43-44页 |
4.3.7 统计分析 | 第44页 |
4.4 结果 | 第44-47页 |
4.4.1 LM-Fe的结构表征 | 第44页 |
4.4.2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3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血清Hb、SI、TIBC和SF水平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4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肝脏和脾脏中铁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4.4.5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6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第47页 |
4.5 讨论 | 第47-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0-51页 |
5.1 结论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页 |
5.3 创新点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报的专利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