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信用风险评价理论 | 第13-19页 |
2.1 小微企业的界定和典型特征 | 第13-17页 |
2.1.1 小微企业的界定 | 第13-15页 |
2.1.2 小微企业的典型特征 | 第15-17页 |
2.2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 第17-19页 |
2.2.1 小微企业的融资规模普遍偏小 | 第17页 |
2.2.2 小微企业用款期限短、次数频繁、对时效性要求高 | 第17-19页 |
3 S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 第19-32页 |
3.1 S银行概述 | 第19页 |
3.2 S银行某市分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 | 第19-25页 |
3.2.1 S银行某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介绍 | 第19-22页 |
3.2.2 形成差异化融资产品组合策略 | 第22-23页 |
3.2.3 实行统一的客户经理内部营销 | 第23-25页 |
3.2.4 打造特色支行 | 第25页 |
3.3 S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 第25-32页 |
3.3.1 产品创新无法符合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 第25-27页 |
3.3.2 渠道设计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 第27页 |
3.3.3 内部营销无法激励客户经理的热情 | 第27-28页 |
3.3.4 面临诸多风险点管理问题 | 第28-31页 |
3.3.5 信贷工厂模式的过度模仿 | 第31-32页 |
4 S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因子识别 | 第32-39页 |
4.1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因子识别的实证研究 | 第32-35页 |
4.1.1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因子识别方法介绍 | 第32-33页 |
4.1.2 Logistic回归模型介绍 | 第33页 |
4.1.3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建立 | 第33-35页 |
4.2 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 第35-37页 |
4.2.1 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4.2.2 多重共线性分析 | 第36-37页 |
4.3 S银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5 S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39-48页 |
5.1 运用科学定价模型,实施差异化定价营销策略 | 第39-40页 |
5.1.1 运用价格领导定价模型,科学地确定小微企业融资价格 | 第39页 |
5.1.2 对具有持续融资业务的小微企业客户,采用关系定价策略 | 第39-40页 |
5.2 改进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 第40-44页 |
5.2.1 贷前阶段 | 第40-41页 |
5.2.2 贷中阶段 | 第41-42页 |
5.2.3 贷后阶段 | 第42-44页 |
5.3 S银行实施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保障措施 | 第44-48页 |
5.3.1 建立关系型贷款的组织机构体系 | 第44-45页 |
5.3.2 建立健全单独的培训和激励机制 | 第45页 |
5.3.3 调整营销策略,优化小微企业客户结构 | 第45页 |
5.3.4 健全小微企业金融法律体系 | 第45-46页 |
5.3.5 构建小微企业信用征信体系 | 第46页 |
5.3.6 构建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