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4 论文难点及可能的创新 | 第19-21页 |
1.4.1 论文难点 | 第19-20页 |
1.4.2 可能的创新 | 第20-21页 |
2 相关概念及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机制分析框架 | 第21-2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1-24页 |
2.1.1 小额信贷 | 第21页 |
2.1.2 小额贷款公司 | 第21-22页 |
2.1.3 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机制 | 第22-24页 |
2.2 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机制分析框架 | 第24-28页 |
3 小额贷款公司绩效现状及运行机制分析—以甘肃为例 | 第28-45页 |
3.1 小额贷款公司运行基本情况 | 第28-30页 |
3.1.1 资产情况 | 第28-29页 |
3.1.2 股权结构 | 第29页 |
3.1.3 员工状况 | 第29-30页 |
3.2 小额贷款公司社会绩效状况 | 第30-33页 |
3.2.1 贷款对象 | 第30-31页 |
3.2.2 贷款结构 | 第31-32页 |
3.2.3 利率情况 | 第32-33页 |
3.3 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绩效状况 | 第33页 |
3.4 统计描述结论 | 第33-34页 |
3.5 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45页 |
3.5.1 宏观层面运行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3.5.2 中观层面运行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3.5.3 微观层面运行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9-45页 |
4 国际小额信贷机构运行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45-52页 |
4.1 国际小额信贷机构运行机制分析 | 第45-48页 |
4.1.1 格莱珉银行 | 第45-46页 |
4.1.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 | 第46-47页 |
4.1.3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 | 第47-48页 |
4.1.4 三种典型模式运行机制的比较 | 第48页 |
4.2 国外小额信贷机构运行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48-52页 |
4.2.1 政府的政策支持 | 第49页 |
4.2.2 准确的市场定位 | 第49-50页 |
4.2.3 灵活的产品模式 | 第50页 |
4.2.4 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 | 第50-51页 |
4.2.5 科学的风险控制机制 | 第51-52页 |
5 双目标驱动的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机制创新策略 | 第52-60页 |
5.1 宏观层面机制创新策略 | 第52-55页 |
5.2 中观层面机制创新策略 | 第55-57页 |
5.3 微观层面机制创新策略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硕期间发表论文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