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袭警行为法律规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我国袭警行为现状 | 第9-15页 |
(一) 袭警行为的特点 | 第9-10页 |
1. 袭警主体的复杂化 | 第9-10页 |
2. 袭警手段的暴力性 | 第10页 |
3. 袭警范围的集中性 | 第10页 |
4. 袭警方式的多样性 | 第10页 |
(二) 袭警行为的危害 | 第10-12页 |
1. 袭警行为侵害法律权威 | 第10-11页 |
2. 袭警行为产生破窗效应 | 第11页 |
3. 袭警行为影响警察执法 | 第11-12页 |
(三) 袭警行为频发的原因 | 第12-15页 |
1. 警察执法水平的影响 | 第12-13页 |
2. 经济水平差异的影响 | 第13-14页 |
3. 大众传媒误导的影响 | 第14-15页 |
二、我国规制袭警行为的方法及问题 | 第15-19页 |
(一) 袭警行为的相关处罚规定 | 第15页 |
(二) 袭警行为构成犯罪的范围 | 第15-16页 |
(三) 袭警行为的立法弊端 | 第16-19页 |
1. 袭警行为处罚量刑轻 | 第16-17页 |
2. 袭警行为处罚起点高 | 第17页 |
3. 袭警行为处罚范围窄 | 第17-19页 |
三、世界范围内规制袭警行为的方法 | 第19-27页 |
(一) 规制袭警行为立法比较 | 第19-20页 |
1. 显性规制模式 | 第19页 |
2. 隐性规制模式 | 第19页 |
3. 双重规制模式 | 第19-20页 |
(二) 规制袭警行为对象比较 | 第20-21页 |
1. 单一犯罪对象 | 第20页 |
2. 多重犯罪对象 | 第20-21页 |
(三) 规制袭警行为模式比较 | 第21页 |
1. 行为的种类 | 第21页 |
2. 行为的程度 | 第21页 |
(四) 规制袭警行为刑罚比较 | 第21-23页 |
1. 英美法系对袭警犯罪的刑罚 | 第21-23页 |
2. 大陆法系对袭警犯罪的刑罚 | 第23页 |
(五) 各国警察执法开枪权对比 | 第23-25页 |
(六) 各国(地区)规制袭警行为的启示 | 第25-27页 |
四、我国规制袭警行为法律完善 | 第27-40页 |
(一) 单独设立袭警罪之争 | 第27-28页 |
1. 支持设立袭警罪的理由 | 第27-28页 |
2. 反对设立袭警罪的理由 | 第28页 |
(二) 袭警罪设立的政策基础 | 第28-31页 |
1. 刑事政策的基本概念 | 第28-30页 |
2. 刑事政策与袭警犯罪 | 第30-31页 |
(三) 袭警罪设立的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1. 袭警罪设立的刑罚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2. 袭警罪设立的法学理论基础 | 第32-34页 |
(四) 袭警罪设立的法律规则 | 第34-37页 |
1. 袭警罪的犯罪主观要件 | 第34页 |
2. 袭警罪的犯罪客观要件 | 第34-37页 |
(五) 完善规制袭警行为的其它法律规定 | 第37-40页 |
1. 完善涉及袭警行为的相关处罚 | 第37-38页 |
2. 完善警察执法开枪的具体规则 | 第38-40页 |
余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