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无人驾驶飞机论文

基于Backstepping自适应的固定翼无人机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无人机的发展概述第13-15页
    1.3 飞机的舵面控制规律与常见的舵面损伤第15-17页
    1.4 无人机飞行控制律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0-21页
第2章 无人机的数学模型构建第21-40页
    2.1 构建无人机数学模型的假设条件与常用坐标系第21-22页
        2.1.1 地面坐标系第21页
        2.1.2 机体坐标系第21-22页
        2.1.3 速度坐标系第22页
    2.2 无人机的飞行参数第22-24页
        2.2.1 无人机的运动参数第22-23页
        2.2.2 无人机的舵偏角第23页
        2.2.3 无人机的空气动力与自由度第23-24页
    2.3 无人机的运动方程的建立第24-31页
        2.3.1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24-27页
        2.3.2 运动学方程的建立第27-28页
        2.3.3 运动方程的化简处理第28-31页
    2.4 无人机运动传递函数的建立第31-37页
        2.4.1 舵机回路与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1-32页
        2.4.2 纵向运动传递函数的建立第32-35页
        2.4.3 横测向运动传递函数的建立第35-37页
    2.5 舵面故障的数学建模第37-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智能自适应PID控制与自适应反演控制研究第40-49页
    3.1 智能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研究第40-45页
        3.1.1 传统PID及其整定方法第40-41页
        3.1.2 智能PID控制方法第41页
        3.1.3 智能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思路第41-45页
    3.2 自适应反演控制方法研究第45-48页
        3.2.1 自适应反演控制方法第45页
        3.2.2 自适应反演控制器的设计思路第45-48页
    3.3 两种控制律的可行性分析第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无故障情况下无人机控制律设计分析第49-63页
    4.1 无人机智能自适应PID控制律的设计第49-51页
    4.2 无人机自适应反演法控制律的设计第51-53页
    4.3 无人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第53-54页
    4.4 无人机控制律仿真分析第54-62页
        4.4.1 俯仰通道控制律仿真分析第55-57页
        4.4.2 滚转通道控制律仿真分析第57-59页
        4.4.3 航向通道控制律仿真分析第59-62页
    4.5 仿真结果分析第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舵面损伤情况下无人机控制律设计分析第63-76页
    5.1 舵面损伤情况下控制律设计第63-64页
    5.2 效率缺损情况下仿真分析第64-68页
        5.2.1 俯仰角效率缺损情况第64-65页
        5.2.2 滚转角效率缺损情况第65-66页
        5.2.3 副翼航向角效率缺损情况第66-67页
        5.2.4 方向舵航向角效率缺损情况第67-68页
    5.3 舵面卡死与舵面浮松情况下控制律分析第68-74页
        5.3.1 联动控制下的舵面完好情况仿真分析第68-71页
        5.3.2 联动控制下的舵面卡死情况仿真分析第71-73页
        5.3.3 联动控制下的舵面浮松情况仿真分析第73-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实际飞行验证第76-90页
    6.1 飞行准备工作第76-79页
        6.1.1 无人机模型的选取第76页
        6.1.2 自驾仪及各传感器的选取与组装第76-77页
        6.1.3 控制代码的编写与修改第77-78页
        6.1.4 地面站的设定与无人机的初始校准第78-79页
        6.1.5 飞行场地与飞行条件的选取第79页
    6.2 飞行调试第79-82页
        6.2.1 智能自适应PID控制参数调整第80-82页
        6.2.2 自适应反演法控制参数调整第82页
    6.3 实际飞行与数据采集验证第82-88页
        6.3.1 舵面完好情况下的数据分析第83-85页
        6.3.2 舵面效率缺损情况下的数据分析第85-88页
    6.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质素磺酸钠/E51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及工艺优化
下一篇:云南晒黄烟烟叶调制过程中细菌种群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