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稳定论文

大规模电网电压稳定预防控制及多防线协调决策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7-34页
    1.1 选题背景第17-21页
        1.1.1 大规模电网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的必要性第18-19页
        1.1.2 大规模电网安全保障体系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9-21页
    1.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研究现状第21-28页
        1.2.1 电压稳定研究现状与分析第21-25页
        1.2.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第25-26页
        1.2.3 电压稳定指标综述第26-28页
    1.3 电力系统电压安全稳定控制问题研究现状第28-32页
        1.3.1 电力系统电压安全稳定预防控制方法第28-30页
        1.3.2 电力系统预防控制与紧急控制协调方法第30-32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32-34页
第2章 基于局部测量信息的非解析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在线监测指标第34-53页
    2.1 引言第34-35页
    2.2 基于局部测量信息的电压稳定指标原理第35-40页
        2.2.1 电压对电流解析可导负荷有功功率取极大值的必要条件第36-37页
        2.2.2 电压对电流是非解析可导负荷有功功率取极大值的必要条件第37-39页
        2.2.3 基于局部测量信息的阻抗模裕度指标计算方法第39-40页
    2.3 计及负荷静态特性的阻抗模裕度指标第40-45页
        2.3.1 负荷特性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41-43页
        2.3.2 计及负荷静态特性的阻抗模裕度指标建立第43-45页
    2.4 仿真测试分析第45-51页
        2.4.1 IEEE-14 节点测试系统分析第45-50页
        2.4.2 广东电网某 220 k V区域实际案例分析第50-51页
    2.5 小结第51-53页
第3章 任一控制变量对于电压稳定指标的灵敏度计算方法第53-67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任一控制变量对全局电压稳定指标的灵敏度计算方法第54-57页
        3.2.1 控制灵敏度左特征向量算法第54-55页
        3.2.2 二次曲线拟合的近似解法第55-57页
    3.3 任一控制变量对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的灵敏度计算方法第57-61页
        3.3.1 任一控制变量对节点电压和注入电流的灵敏度计算第58-59页
        3.3.2 修正任一控制变量对节点电压和注入电流的灵敏度第59-60页
        3.3.3 任一控制变量对节点阻抗模裕度指标的灵敏度建立第60-61页
        3.3.4 任一控制变量对局部指标的灵敏度新算法特点分析第61页
    3.4 仿真测试分析第61-65页
        3.4.1 标准系统测试第61-63页
        3.4.2 实际系统测试第63-65页
    3.5 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基于序列线性规划的电压稳定预防控制方法第67-82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故障和参与控制集的筛选方法第68-72页
        4.2.1 改进的故障筛选两阶段法第68-72页
        4.2.2 参与控制集的筛选策略第72页
    4.3 电压稳定预防控制模型第72-76页
        4.3.1 电压稳定预防控制优化函数第72-73页
        4.3.2 控制变量的区间设置第73-74页
        4.3.3 控制模型中的辅助约束条件第74-75页
        4.3.4 电压稳定预防控制序列优化算法流程第75-76页
    4.4 仿真测试分析第76-80页
        4.4.1 故障集和参与控制集筛选第76-78页
        4.4.2 预防控制的实现过程第78-80页
        4.4.3 不同方法的比较第80页
    4.5 小结第80-82页
第5章 大规模电网电压稳定薄弱区域的辨识与D-STATCOM优化配置方法第82-102页
    5.1 前言第82-83页
    5.2 基于局部测量信息的电压稳定性薄弱区域辨识方法第83-84页
        5.2.1 薄弱区域区域辨识方法的原理第83-84页
        5.2.2 薄弱区域辨识主要步骤第84页
    5.3 D-STATCOM对电压暂降的作用分析第84-87页
        5.3.1 电压暂降的基本概念第84-85页
        5.3.2 D-STATCOM模型第85-86页
        5.3.3 D-STATCOM对电压暂降作用第86-87页
    5.4 D-STATCOM优化配置方法第87-94页
        5.4.1 D-STATCOM优化配置候选点筛选方法第87-88页
        5.4.2 电压暂降风险模型第88-92页
        5.4.3 D-STATCOM优化配置模型第92-93页
        5.4.4 算法流程第93-94页
    5.5 仿真测试分析第94-101页
        5.5.1 电压稳定性薄弱区域辨识方法在广东电网应用和分析结果第94-95页
        5.5.2 某区域电网的D-STATCOM优化配置算例分析第95-101页
    5.6 结论第101-102页
第6章 基于风险理论的电力系统电压安全预防控制与紧急控制协调方法第102-119页
    6.1 引言第102-103页
    6.2 风险理论基本概念及电压运行风险分析第103-105页
        6.2.1 风险理论概述第103-104页
        6.2.2 电压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分析第104-105页
    6.3 电压安全稳定风险的评估模型第105-109页
        6.3.1 电压崩溃的风险第105-107页
        6.3.2 电压越限的风险第107-109页
    6.4 电压安全稳定预防与紧急控制协调优化策略第109-111页
        6.4.1 预防与紧急控制协调优化模型第109-110页
        6.4.2 预防与紧急控制协调优化模型算法求解流程第110-111页
    6.5 仿真测试分析第111-117页
        6.5.1 电压风险计算第112-113页
        6.5.2 纯预防控制方案第113-114页
        6.5.3 协调控制方案第114-117页
        6.5.4 多种控制策略的比较第117页
    6.6 小结第117-11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19-121页
    7.1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19-120页
    7.2 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3-135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5-136页
附录C 严重故障ID对应的具体地点信息表第136-137页
附录D 广东电网2013年分区方案示意图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下一篇:超临界CO2混合物的高精度ppTx测量和近临界点特性分析